第三百五十九章 這章其實揭示了一個真相(下)(1 / 2)

走進不科學 新手釣魚人 12182 字 2024-03-21

觀察力強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了。

在徐雲此前設計的實驗方案中。

他先是排除了相同方向鉛離子的激發可能,接著規劃出了如何篩除多餘的帶電粒子。

但還有一個步驟並沒有說明,那就是......

怎麼才能收集到孤點粒子呢?

要知道。

目前很多所謂的微粒,實際上很難——或者說沒多少可能能被肉眼看到。

比如誇克。

誇克為亞原子結構,目前沒有任何一種顯微鏡可以對亞原子結構進行觀測。

即便是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及其衍生的掃描探針顯微鏡SPM,在平行和垂直於樣品表麵方向的分辨率分彆可達0.1nm和0.01nm,也依舊隻能分辨到單個原子。

隻是由於色緊閉原理的緣故,我們可以判斷出它的很多特性罷了。

比如用如紅色的Up誇克與反紅色的anti-down誇克結合可以得到介子。

三個顏色或三個反顏色結合可以得到重子等等......

目前這些比原子更小的微粒,大多數都隻是大型加速器之類實驗收集散射出來的粒子信號,然後用模型去對它們做的性質解釋。

也就是那些微粒確實存在,但很難觸摸。

除了質子、電子等少數情況,其他微粒的生成都需要一定的技術力。

至於孤點粒子麼......

顯然不在容易收集的範疇——即便在微觀世界裡,它都沒有“實體”呢。

因此想要對孤點粒子進行基態處理,徐雲他們還有一件個環節需要先行解決:

那就是如何去‘活捉’到孤點粒子。

隻有‘活捉’了孤點粒子,才能將它們聚集並且形成基態。

就像前頭舉過的高速公路的例子一樣,鏟車能把所有車子推聚到一起的前提,就是車子本身要是個實體。

這個現實世界裡看似簡單到近乎弱智的概念,在孤點粒子麵前卻是個難題。

而徐雲‘活捉’孤點粒子的方法嘛........

華夏有句老話。

叫做解鈴還須係鈴人。

意思就是想要解開貞操帶,就必須要讓那個鎖貞操帶的人來才行。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今天的這個實驗。

至於孤點粒子的係鈴人,自然就是4685Λ超子了。

也就是當初微粒愛情故事中的.......

女主人公。

正是靠著它(她)與孤點粒子的交互作用,潘院士他們當初才觀察到了孤點粒子的信息。

隻是這一次。

Λ超子的任務不再是和孤點粒子一同去殉情,而是將孤點粒子吸引到一起。

這一步靠的便是......

Λ超子體內的那顆介子。

眾所周知。

在物理學界,激發介子的方式有很多。

例如霓虹的T2K實驗,就是用質子流撞擊石墨產生π介子和k介子。

然後它們衰變,主要產生μ子和μ中微子。

徐雲這次設計的,則是讓Λ超子去撞擊P型半導體。

這種方法可以生成10^?8秒壽命的介子,這些介子可以給孤點粒子擁有極短時間的‘實體’狀態——當初的微粒愛情故事中,正是4685Λ超子給出了一顆介子,才讓孤點粒子能夠觸摸到超子的軀體。

靠著這短暫的時間,便足夠下磁光囚禁阱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

這也算是美人計?

視線再回歸到實驗的通道裡。

在經過各種手段的篩除後。

通道裡隻剩下了孤點粒子以及4685Λ超子。

二者互相摻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過很快。

隨著預設的程序....或者說代碼的激活,一套準直器開始聚焦運行。

很早以前提及過。

加速器加速粒子一般是電場加速或者微波饋入能量,需要粒子帶電。

4685Λ超子作為一種不帶電粒子,自然不能實現加速。

不過沒關係。

電中性粒子無法加速,但可以減速的嘛。

比如核反應中可以施加中子慢化劑,而4685Λ超子的減速,隻需要......

加水的硼砂。

準直器通過不參與反應的光子確定了耦合參數,一塊放有加水硼砂的陶瓷板從通道上空落下。

咻——

一束又一束的孤點粒子與4685Λ超子混合束流穿過。

孤點粒子由於無實體的特性不受影響,照常飛過。

4685Λ超子則被減速。

兩種粒子就此分離。

接著很快。

減速後的4685Λ超子重重撞擊到了另一塊P型半導體上,4685Λ超子的重子數失去守恒。

短短的10-^15秒內。

P型半導體的周圍便出現了數以萬計的介子。

與此同時。

領先一步的孤點粒子仿佛受到了吸引,從頭前的身位瞬間閃爍到了P型半導體周圍。

在與介子結合後,他們短暫的獲得了實體。

然後......

這些孤點粒子就像是當初前來救援艾斯奧特曼的五兄弟一般,被希波利特星人的陷阱(磁光囚禁阱)給牢牢的捕捉到了。

這一切從束流發射、碰撞、篩選到結束,現實之中隻過去了......

1.14514秒。

徐雲和陸朝陽等人的心中甚至還來不及產生各種情緒,麵前的顯現屏便出現了一道綠色的長方形框架:

【已捕獲】

這是預設定程序在捕捉到孤點粒子後會自動彈出的提示,確認成功與否的邏輯主要是區域能量的變動。

“小徐!”

由於精神太過集中,負責觀察耦合態數據的梁浩然也顧不得叫徐雲徐博士了,下意識便喊出了平日裡對徐雲的稱呼:

“實體孤點粒子已經已經捕捉到了,根據衰減圖表來看,如果我們不上其他手段,它們大概可以持續‘實體’狀態15秒鐘!”

見此情形。

徐雲不由和陸朝陽對視一眼,連忙轉頭下令:

“降溫,立刻降溫!”

啪啪啪——

溫度示數表前的葉瑩瑩聞言飛快的輸入著指令,同時問道:

“徐博士,溫度降到多少?”

徐雲大手一揮:

“200nk吧,反正咱們不是歐洲人,不缺電!”

“明白!”

nk。

這是低溫領域常用的一種單位,為10的-9次方K。

人類早在19995年完成第一次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這個精度。

如今實驗室最低溫度紀錄已經突破到pK量級,即絕對零度以上三十八萬億分之一攝氏度的數量級。(/d/10.1103/PhysRevC.13.1236)

隻是‘世界之眸’試驗艙目前還沒那麼精尖的設備,同時徐雲此番的需求倒也不至於那麼高,200nk就差不多了。

溫度很快開始下降。

零下26度......

零下38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