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網紅月餅(1 / 2)

() 季芸芸的十四歲生日就在這樣有點緊張又有點興奮的氣氛中到來。

今年的生日過得比較簡單,季芸芸擔心老媽的身體所以不願意折騰,想著就家裡人一起吃頓飯就行。

雖然形式上簡化了,但生日禮物依舊收到手軟。

從京城寄過來的,從米國寄過來的,還有羊城、港城,周佑群他們也沒忘,家裡麵更是每個人都沒落下,好在季芸芸房間大,不然每年收的禮都擺不下。

家裡還有個小橘子生日未知,季芸芸就當它跟自己是同一天生的,生日宴那天還親自動手給已經頗具肥橘風範的喵星人做了個雞胸肉基圍蝦夾心蛋糕,熱烈祝賀橘大人一周歲快樂。

小橘子不懂這些,有的吃它就挺開心了,何況還有它最喜歡的大蝦,兩腳獸們張羅著關燈許願的時候它已經迫不及待跳上桌,吭哧吭哧一口接一口。

季芸芸從前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可這輩子連重生都體會過了,這滿天神佛她雖然依舊不怎麼信,但敬畏之心並不少,燭火中季芸芸誠心許願,希望媽媽身體健康平安生產,希望爸爸生意順利,希望全家人一生順遂。

蛋糕是雲瓏閣的師傅親手做的,和市麵上賣的植物奶油蛋糕天壤之彆,植物奶油就是人造奶油,90年代滿大街賣的就是這玩意,那種硬得跟板油一樣的口感即便隔了幾十年光陰季芸芸依然記憶猶新。

季英傑嘗了一口,暗自點頭,讚道:“果然不一樣,這奶油確實好,中傑,以後送貨給雲瓏閣也送一些。”

“是不錯,外頭那些蛋糕吃一口就膩歪得不行,這個我多少能吃點。”季奶奶也覺得還行,她一直吃不慣這些甜的膩的,唯獨今天這個她覺得還行。

季中傑笑了:“那可不,純紐西蘭進口奶油,一罐頂十罐的價格,當然不一樣。”

這是超市引進的新貨,普通人家裡用得不多,這種東西還是得找大宗銷路,糕點廠還有麵包房之類的,這次給季芸芸做蛋糕也是給雲瓏閣的糕點師傅練練手。

季中傑做生意力求物儘其用,既然貿易公司都弄起來了,隻供應自家的超市那不是大材小用?趁著沒多少人注意這類市場,抓緊時間圈地才是王道。

季芸芸腦子裡瞬間想了很多,以後高檔食肆賣月餅不要太普遍,很多也不是為了賺錢,隻是一種維係客戶的手段。

當然,做到半島奶黃月餅那個層次確實很牛,月餅中的勞斯萊斯不是白叫的。二十多年後每年專程去買月餅的內地人就能繞港城三圈,一小時能賣三萬多盒,可謂是一餅難求。

但現在國內高端月餅還是空白,等雲瓏閣京城和滬市的分店開起來了,名聲打響了,誰說不能複製半島的月餅傳奇?

季芸芸記得奶黃月餅是1986年問世的,第一年隻做了2000盒送給熟客,1987年半島酒店正式推出迷你奶黃月餅以作銷售。

有些事不得不服,吃這個方麵港城人確實有其獨到之處,比如半島、美心,這些後世在堪稱網紅的月餅大多是港城首創,跟風仿造之人不計其數,好多美食博主跟風研發,各種秘方流傳甚廣。

季芸芸也照著網上的方子親手做過,怎麼說呢,可能自己動手有光環加成吧,季芸芸自覺味道相當不錯。

當然啦,也不是一定要雲瓏閣的大廚照著她的心意來,她可以提出建議,想來老爸不會拒絕,可不能小瞧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真要開起腦洞,季芸芸這個外行絕對比不過姑姑季英傑和一眾被禦廚光環籠罩著的大牛小牛們。

飯後季芸芸向爸爸和姑姑提出這個構思,季中傑果然眼前一亮,如果隻是少量嘗試的話,完全可以不計成本做出最完美成品,不久後的端午就是一次不錯的機會。

“月餅複雜了些,咱們從粽子入手,就用雲瓏閣的牌子,熟客咱們也有,到時候直接送,到時候粽子個頭可以小一點,品種多做一點,力求精致、美味,然後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咱們再來研究研究月餅。”

“說到月餅,我記得滬市有種鮮肉月餅也蠻不錯的。”

尹繼蘭也補充了一句,當年她上大學的時候嘗過一次,那個年代肉做的月餅還屬於稀罕物,即便在滬市也多少地方賣。

“想吃什麼都有,咱們一樣一樣試,總要先滿足自家人的需求嘛。”季中傑對尹繼蘭的提議堅決支持。

季芸芸在一邊偷笑,滬市的鮮肉月餅也是一絕,比起不知何時起興起的奶茶排隊潮,滬市的光明大酒店絕對是排隊界鼻祖,一年365天天天排隊,到了中秋節前一個月,排隊時什麼的簡直不值一提。

她在滬市上班那幾年都沒在中秋節買到過一次,平常想吃倒還能耽誤起一個小時去排排,中秋節除了找黃牛就隻能求助於同城代購了。

自家有飯店的優勢在這種時候體現得淋漓儘致,想吃啥咱自己做!

一向不怎麼管事的龍丙生老爺子竟也對這個事兒感興趣,作為一個年輕時心向世界的禦廚傳人,現在有機會搞事情龍丙生心裡蠢蠢欲動。

搞技術的人都有顆不服輸的心,比如說龍丙生這種,如果在工廠怎麼也算得上八級工了吧,一聽季芸芸說港城有個什麼什麼月餅怎麼怎麼好吃,再一說滬市有個鮮肉月餅鮮得不得了,龍丙生桌子一拍:“芸寶,你等著,龍爺爺給你做,咱不眼饞啊!”

粽子什麼的太小兒科了,龍丙生表示他隻對月餅感興趣,他讓人搬了一堆原材料回家,每天比上班還準時,一邊試一邊記,放學之後季芸芸也不先回家了,直接被龍丙生征用,試味嘛,必須讓季芸芸覺得不比港城的差。

龍丙生在法國留學的時候黃油、奶油也沒少接觸,所以對這種中西結合的點心不至於摸不著頭腦,再讓給季芸芸做蛋糕的師傅過來加加班,他們還真的琢磨出像樣的成品來。

“芸芸,你看看,這次的怎麼樣?”

龍丙生穿著全套廚師服,端出來一盤精巧非常小月餅,每個直徑不過4厘米的樣子,雖然暫時沒在磨具上雕花,所以月餅表皮是光板一塊,但那種誘人的金黃色瞬間喚醒季芸芸記憶。

傳統的中式月餅外皮色澤偏棕,看起來煙火氣很重,有種咄咄逼人的質感,不過正好配得上傳統月餅的味道和口感,膩的慌,甜的,上頭。

但這種偏西式的月餅外皮更加軟和,雖然糖啊油啊也沒少放,但總歸含蓄一些,而且奶香撲鼻,濃鬱得不得了。

季芸芸拿起來仔細看了看,嗯,外表已經有90分了。

打下手的點心師傅姚四方遞過來一把餐刀:“切開看看是不是你說的樣子?”

季芸芸握住刀柄輕輕一切,嗯,質感也很相似,可是切到中間的部分,誒,怎麼不流心?

一刀到底,對開的兩半清晰顯露在季芸芸眼前。

奶黃看上去沒什麼問題,可流心的部分僅僅隻是有點濕潤,距離“流”心還有不小的差距。

季芸芸沒有言語,切了一小塊放進嘴裡細細品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