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 琵琶(1 / 2)

除夕前一日,正午時還是晴好天氣。

臨到下午,顏浣月收起橫刀的時候,後院結界之外的瓦簷已然落了一片薄雪。

她掐訣將結界揮散,仰頭看著白雪從天穹遠道而來。

裴暄之披著鬥篷坐在廊簷下依著火爐看書。

見她收了刀,便翻了翻爐上的點心和橘子,頗為認真地說道:“似乎比前幾l日更靈巧有力了,靈力收放自如,耗損少了許多。”

顏浣月回首看他時,長睫上落了一片雪花,涼颼颼的。

裴暄之靜靜地注視著她,“下雪了,雪中遊船最是雅致,師姐今日出去是要帶上我的。”

顏浣月掐訣收了刀,幾l步到簷下喝了杯他煮好的茶,“已經下午了,那就早些出發吧。”

.

未免旁人再因為她衣衫單薄覺得她古怪,顏浣月披了一件月白披風。

裴暄之坐在劍鞘上跟在顏浣月身邊,指引她經過一條條人煙稀少的小道一路走到城外的小渡口。

雖是城外,但也依舊繁華。

沿河北麵建了眾多酒樓食肆,年關之際,許多城郊的商客在此售賣年貨節用。

裴暄之早早跳下劍鞘,捂著嘴輕輕打了個噴嚏,而後吐著白霧說道:

“我們從西往東流,等到黃昏,一麵是雪樹銀野,一麵是燈火通明,再往東一些,就隻剩雪擁素岸了。”

顏浣月跟著他到渡口邊,早有幾l個畫舫中人瞧到他們。

正要上來詢問時,裴暄之遠遠指了一其中艘,那人心知他挑中了,便去登船解繩。

登上船後,裴暄之給了那中人一錠錢,說道:“就不必再請船夫來了,我們自己劃。”

那人收了錢,眉開眼笑地燒好了幾l個小爐,正要將水果擺出來,裴暄之說道:“不必了。”

那人便告辭轉身上了岸。

裴暄之取出幾l張符紙貼在船板上,小畫舫便悠悠地順著水流緩緩向東流動。

舫內黑漆木桌上供著一枝梅花,裴暄之從藏寶囊中取出幾l個瓷盤放好,一一擺上點心果品,又取了一盒茶葉及茶器,等著小爐上的熱水。

顏浣月托腮坐在他對麵,看著他慢條斯理地給茶盞中倒著茶葉,不禁笑道:“原來你方才回房拿了這麼多東西。”

裴暄之淺淺一笑,淡淡地說道:“這些器具是早已備好的,隻將新鮮的點心果品和茶裝著就好。”

她轉過臉去看著窗外,霧白的寒氣正從遠處岸上飄起,伴著雪花糾纏不休。

爐上熱水煎起,裴暄之起身提過來倒入盞中,茶香瞬間洇散開來。

顏浣月靠在窗邊,懶懶地看著他端坐於桌前,修長的五指拈著杯盞注茶入杯的樣子。

冷風從窗外拂來,吹著他鬢邊的束發金繩,抬手之時,可見鬥篷下長命鎖的小鈴鐺輕輕晃動著。

顏浣月拂開抿入唇邊的鬢發,輕聲說道:“暄之,你最喜歡長安,是不是?”

裴暄之的手頓了頓,黑玉鐲懸於腕間,微微擺動著。

他抬眸看著她,含著淺笑說道:“師姐是這麼認為的?”

顏浣月應道:“嗯,或許你未曾察覺到,但是我看得出來你喜歡這裡,到了長安之後,你似乎也比在天衍宗明快了許多。”

裴暄之抬袖將一杯熱茶放到她手邊,他眸中湛著細碎的星光微茫,認真地看著她的雙眼,啟唇輕聲說道:“顏師姐,或許你未曾察覺到,我不是喜歡長安,我是喜歡......”

一陣琵琶聲驟然響起,伴著一陣細微的靈力波動。

顏浣月忽地轉過頭看向窗外,見一條畫舫從後方慢慢漂來。

那畫舫四下開敞的花窗內,正坐著薛元年、薛景年,還有一個似乎有些麵熟的女子。

而正臨窗抱著一麵玉頸琵琶輕輕撥動,而後轉動琴軫調整琵琶琴弦的,竟是麵色稍顯蒼白的譚歸荑。

薛元年無意間瞥向他們,立即含笑起身拱了拱手,遠遠說道:“裴道友,顏道友,幸會。”

原本專心看著譚歸荑調弦的薛景年刹那間轉過臉看向他們。

抱著琵琶的譚歸荑而今比在山中所見要清減了不少,聞言半抱琵琶回首望向他們,一雙霧蒙蒙的眼睛似是欲雨之空山。

裴暄之輕輕放下手中茶杯,與顏浣月一同頷首見禮。

坐在譚歸荑身邊的那位女子高綰著發髻,一身氣度非比尋常。

隻是走到窗邊看了他們一眼,含笑說道:“原來是裴小郎夫婦,我大哥去迎接你們,回來時常念叨著等你二位下帖子請他再去相聚對弈,苦於一直未收到請柬,我就說是他這自來熟的毛病又犯了。”

想來這位就是薛景年的二姐薛連年了。

這話雖在說薛元年,可暗裡分明在點他們未將薛元年當回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