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八 上屋抽梯(1 / 2)

命運路口 袤一 3452 字 1個月前

第一三九八 上屋抽梯

吳昊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聶長春就算是棒槌,也聽明白是什麼意思了,何況他還不是個棒槌。

此時的聶長春,臉色十分難看,表情很是尷尬:

“吳市長,我我不是不歡迎林局。其實,林局能來電視台幫我,我怎麼能不明白這是為我好呢?我在這裡表一個態,一定要和林局齊心協力的把電視台工作做好,力爭再上個新台階。”聶長春趕緊說道。

常言說的好,鍋裡的水沸騰,是靠火的力量,而柴草則是產生火的原料。

所以,止沸的辦法有兩種:一是揚湯止沸(必須接觸沸燙的水);二是抽薪止沸(隻需拿走對人沒有傷害的柴草)。

如果把這種止沸借用在權術上,用在用人行為中,那就是,在遇到實力強大、鋒芒畢露的對手時,千萬不要從正麵和他交手,而是采取先讓它沸著,然後伺機來一個“抽薪”的手段,借此削弱對方的氣勢。

因為硬頂自己沒有那個力量,也頂不住。

聶長春經過吳昊的點化,馬上明白,在林聲這件事兒上,就算自己反對,也是沒有用的。所以,不管自己心裡滿意還是不滿意,這個事實,一定要接受。但接受之後,如何轉被動為主動,反客為主,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呢。

所謂的反客為主,原意是主人不會待客,反受客人招待。

同樣,把反客為主用在弄權中,那就是,作為下屬,要用儘一切的手段,騙取上司信任,然後漸漸變被動為主動,最終把權力還如以前一樣,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哼,你有張良計,我有上房梯,彆以為借你的勢力,電視台就是你的了,沒那麼容易。”聶長春在心裡暗暗的想到。

他知道,這位吳昊市長,借著自己有求於他的機會,把林聲安排進來,最終給自己來一個上屋抽梯的把戲。

上屋抽梯,又稱“上樓抽梯”。據《三國演義》記載:後漢末年,劉表的長子劉琦,為後母所不容,常請諸葛亮教“自安”的辦法,亮不應允。一天,兩人同上高樓,劉琦暗中叫人把梯子抽去,對亮說:“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賜教矣。”諸葛亮見無法脫身,隻得以春秋時晉獻公的妃子麗姬謀害太子申、重耳在外而安指點劉琦。劉琦恍然大悟,便去請求父親把他派往江夏,避開後母,免遭禍害。

而把“上屋抽梯”用到權術上來,就是指領導者在用人行為中,利用各種手段,將下屬誘入自己設置的“陷阱”裡,以達到牢牢“控製”下屬的目的。

當然,如果自己不是急於想找吳昊這個靠山來對付王金龍,以聶長春的智商,是不會中吳昊這個把戲的。

當然了,這種權術與“利而誘之”權術相比,“目的”是相同的:都是通過一些手段,為了牢牢控製下屬。

但在采用的具體手段和方法上,卻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