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科舉初開,所以很多製度都不夠不夠完善。
無論是鄉試還是縣試亦或是郡試,都是由當地官員主持的,甚至各個郡縣都有著評斷成績的權力。
雖然在郡試之時會有著中央派來的監考官一同參與,但當地的郡守等大員若是想要耍一些花招也並不困難。
可想而知,有很多地方的科舉都是有著水分,那些郡裡以及縣裡的官員一定會想儘辦法將自己的後輩們往上捧。
甚至有可能收受賄賂,將名額進行內定。
而這次的大考就是一道可以阻攔一切的柵門。
那些官員們費了那麼多力氣為子侄打通科舉之路,肯定不是僅僅隻是想要他們通過郡試,不然沒有多大的意義。
而若是大考可以將渾水摸魚的人都給剔除,那麼那些人之前所做的事也就都白費了。
另外,大考的主考官還有著一個很大的權力。
如果主考官懷疑某個考生之前的考試成績有問題的話,可以將其單獨挑出來,進行查問。
甚至還能夠調出其參加縣試與郡試之中的考卷。
若是發現了有官員幫助考生作弊,那麼無論是考生還是官員都將接受嚴厲的懲罰。
這個手段也是在威懾那些郡縣官員們,避免其徇私舞弊。
當然,想要讓大考產生這種效果,最關鍵的就是主考官的選擇。
不僅要有足夠的能力與權威,本身也要剛正不阿。
隻要這樣,才能夠抗住龐大的壓力,畢竟這也是一個得罪人的活兒,很容易被眾多官員記恨。
所以大考的考官一定要夠分量,要是最頂層的人物。
在眾人想著這件事情的時候,始皇帝嬴政也在思考著。
這是大秦首屆科舉,他的心中也很重視,一定不能出問題。
原本最適合作為大考主考官的是丞相李斯,但經過一番思量之後,嬴政卻是並沒有選擇他。
首先,李斯需要幫助自己處理朝事,每天都很忙,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做這件事。
其次,李斯雖然有能力也有地位,但本身的功利心太重,也太會做官了,並不是很適合處理此事。
這時第一屆科舉,寄托了自己心中的期盼,他絕對不允許有人搞小動作。
所以那些想要徇私舞弊的人都要將其給揪出來,絕對不能馬馬虎虎就過去。
如果是李斯作為主考官的話,雖然也會儘力將其搞好,但一定不會深究。
而嬴政想要做的卻是借著此次的科舉,狠狠的敲打一下那些想要以此來謀私利的人,不需要手下留情。
若是從一開始就無法保證科舉的質量,那麼以後定然會出現更多的問題。
所以這個主考官除了要有足夠的能力與身份地位之外,還要有魄力,不怕得罪人。
嬴政的手指輕輕敲擊這桌案思考著,腦海之中掠過一道道身影。
兩分鐘之後人影定格,他輕聲自語道“就是你了……”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