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北辰那平靜的神色,韓非神色一頓,問道:“北辰兄知道我要來?”
“你此去儒家求學明明可以尋到一條更近的路,但卻和我一起來到了這邑城,肯定是有事。如果你今日不來找我才是奇怪了!”北辰開口答道。
“有什麼話就說吧。”
聞言韓非臉上露出笑容:“不知北辰兄對如今的七國局勢怎麼看?”
聽到這話,北辰沉吟了一下開口道:“當今七國中秦國的實力最強,楚國的麵積最大國力也是僅次於秦,而趙與齊雖然經曆過慘敗但根基卻還有一些,也算得上是大國。
魏國雖然國力偏弱但因為有著信陵君與魏武卒的存在,還是有一些實力的。燕國比起前麵的幾個無疑弱小了許多,不僅君主無能,朝堂之上也是烏煙瘴氣,病得著實不輕啊。除非刮骨祛毒,不然的話戰爭一起,便是難逃敗亡一途。
至於韓國……”
“韓國如何?”韓非接著問道。
北辰頓了一下接著道:“韓國原本的疆域便不大,在割讓了十七城之後現在更是僅有300裡。更要命的是這麼點地方被秦國、魏國、楚國夾在中間,尤其是強大的秦國與楚國隻需要稍微動一下便可韓國的版圖抹去,若是發生大戰,韓十有**會成為第一個犧牲品。”
聽完這些話後,韓非的神情也變得凝重起來,北辰說的他自然也都懂,但卻無能為力,畢竟韓國本身的條件確實不好。說實話,三百裡的土地,還真不夠秦國一口吞的。
呼出一口氣,韓非看向眼前之人,歎道:“北辰兄所言甚是,韓國弱小無力與其餘幾國爭雄這是事實,所以我才會前往儒家求學,尋找救國之道。”
聞言,北辰隻是微微一笑:“公子真的認為儒學能夠改變韓國的現狀?”
聽到這話,韓非微微一愣,隨後皺起了眉頭,嚴肅的開口:“北辰兄何意?”
北辰接著道:“秦國原本也處於一邊陲之地,其發展空間甚至還不如眼前的韓國,但卻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達到了現如今的程度,這說明有很多事情並非不可能,關鍵是你做出了怎樣的選擇。”
“請北辰兄指教!”韓非鄭重的道。
“秦國如今已經日益強大,若是韓國想要在這種環境下自保乃至是壯大就必須要比當初的秦國做得更好。”說著便拿起了桌子上的一張帛紙遞給了對方。
韓非將其結果後打開,便見上麵寫著三行字,分彆是:
依法治國
教育興國
軍事強國
韓非神色頓時一變,他知道這是讓韓國變強的方法,除此之外他還看到了更多的東西。
這不僅是治世之法,其中還包含著法家、儒家、兵家的思想。
雙眼一亮,像是想到了什麼一般,這短短的十幾個字為他指出了新的方向。
以前韓非一直都在思考著諸子百家的救世之道究竟哪種才能幫到韓國,而現在看來或許是自己的思想有些狹隘了,百川同流乃天下大勢所趨,何必執著於門戶之見,取長補短才能讓各派學說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見到韓非欣喜的神色,北辰卻忍不住的給他潑了盆冷水:“不要高興的太早,留給韓國的時間不多了,如果你不能在十年的時間內完成帛紙上的這三件事,那麼韓國終究免不了要覆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