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晉王府在軍中有勢力,可是這些年自從將涼國納入版塊成為了涼州,大齊的武將就再也沒有了什麼征戰的機會,想按著武將的老路子發戰爭財,是不太可能了,要正而八經的學人韓王那樣經商呢……武將們一般也沒幾個有這種財能的,相比起來,晉王的辦法就方便多了。
向缺鹽的邊關販私鹽,然後再拿到鹽引,這樣做一來,來回都是利,而且風險隻有一次,因為一個商戶一旦拿到一次公家開具的正規鹽引,就不能再說他販私鹽了,隻不過是公私合營了吧,販鹽的利潤高,風險卻低,而且鹽引俱是關邊的官府開具,大部分掌握在晉王手中,於是第二個好處就是將武將們以利益+把柄的模式團結到了晉王身邊。
早前韓家向晉王府求助,晉王妃便同韓家商議了這一次私鹽之行。韓菱華不知道自家護送的物件是私鹽,但也明白是可以讓自家發財賺錢的東西,因此丟失了之後,便向晉王妃彙報了。
而晉王妃卻意外的得到了傅衛東這一條路子,因此便無論如何要帶上了傅衛東。
王怡真去問她,她倒也沒有回避,反而大大方方的告訴了王怡真。
一來,是王怡真已經同韓家是親戚了,韓家若是出事,不隻是晉王府被牽聯,更是韓家直接就栽進去了,晉王妃篤定了,她就算是說了販私鹽的事,王怡真也不敢去舉報。
二來,冀州這條線,是晉王剛剛才做通的一條線,也就是說,以前在這條線上,並不是晉王的勢力,他那種以鹽換鹽的方式沒有運行過,所以才特意的挑了對冀州極為熟悉的韓家,先試上一回,卻沒有想到,還真的是第一次就翻了車。
因此晉王妃這一次帶上了傅衛東,第一是真的為了讓他做調停,第二是為了拉王怡真下水,第三則是最重要的,晉王妃是真的需要傅衛東靠著關係,幫晉王府踩出這一條線來。
晉王妃將自己家與韓家販私鹽的事,一點不露的都說了。
這是什麼行為?
這是絕對的信任。
晉王妃將自己家最大的財路與把柄,毫無保留的告訴了王怡真。因為韓家上了晉王府的船、傅衛東上了晉王府的船,晉王妃是要叫王怡真知道,她的心裡,王怡真就是自己人,而王怡真,也隻能做晉王府的“自己人”,晉王府的把柄,她可以知道,但若是想給李蘭蘭或太子府拿去用,那麼韓家、傅衛東,甚至跟隨而來的王怡真,便都要跟著晉王府的船,一起翻掉。
王怡真聽過了晉王妃說的話,差點吐出血來……
彆說王怡真了,就算是李奕城這種二哈,聽著都覺得可怕。“販私鹽啊……”李奕城叫道:“那可是要殺頭的呢,我從來隻聽說過江湖道上有人做這樣刀頭舔血的買賣,沒想到晉王竟然……”說著這娃子雙眼發亮:“是這樣的好漢。”
“……”等下,孩子你是不是對“犯法”兩個字有什麼誤解?
李奕城的思維一向奇葩,王怡真也不再理會他,再向了傅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