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4月,清華大學、AH無線電廠和電子部6所組成聯合設計組,研製成功DJS-050微型計算機。
這是國內最早研製生產的8位微型計算機。其效能位列國際領先地位,這台計算機堪稱是我國計算機產業的裡程碑,也奠定了清華同方在那個年代國產電腦中的地位。
不過從80年代中後期開始,清華大學計算機工廠其實就已經逐漸放棄了計算機自主研發的路線,這其中原因有很多,一方麵是國內買辦思潮盛行,另外一方麵就是當時國內計算機技術並不發達,而清華同方本質上是一所校辦企,賺錢才是第一要務,而且他們也沒有能力整合那麼多的產業技術升級,所以也隻能像聯想和長城一樣,靠著批文進口電腦賺錢。
不過相比起聯想和北大方正,清華同方盈利能力就要差很多,早年的時候,靠著批文電腦,還有著不錯的利潤和收入,但是這兩年隨著國家放開一下進口電子產品的批文製度,使得清華同方收入一落千丈,隻能靠著出售一些漢化軟件賺錢,年利潤也就在一千多萬元出頭,還不到北大方正的八分之一。
但是段雲提出的合作方案,卻著實吸引了王大中。
“……貴校在漢化軟件方麵有的非常強的實力,我的想法就是咱們雙方可以共同開發國產電腦操作係統的應用軟件,比如影音軟件,即時通訊,以及互聯網下載軟件等等。”段雲沉吟了一下,接著說道:“我想之前你應該已經了解到,目前我們天音集團的國產操作係統,開始在國內所有政府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推廣普及,將來的話,隨著我們天音電腦的在國內銷量越來越高,國產操作係統肯定會最終超越國外的操作係統,成為所有國內用戶的首選,如果咱們兩家能夠合作,共同開發電腦應用軟件,我相信將來肯定會給貴校帶來非常豐厚的市場回報,同時也能夠提升貴校校辦企業在國內軟件方麵的影響力,這無論對我們公司還是對貴校來說,都是一筆雙贏的生意。”
和清華北大共同研發軟件的事情,段雲早就有過考慮,雖然從幾年前的時候,段雲就開始了互聯網軟件的布局,並且成立了專門的開發團隊,主要項目包括MP3音頻軟件的開發,及時通訊軟件,殺毒軟件,以及一係列軟件的開發。
但總的說來,天音集團肯定是沒有實力同時開發所有互聯網軟件的項目的,包括國外的軟件巨頭也一樣,他們都隻是在各自的領域有一定優勢,但是沒有人能夠一家通吃所有的軟件產品項目。
所以段雲想要自己的國產操作係統在日後互聯網到來的時代,在國內得到大規模的推廣,並且建立穩固的用戶群體,就必須要聯合更多的公司共同開發電腦應用軟件,從而把蛋糕越做越大……,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