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也不管小哇能不能聽得到,直接說了一句:“小哇,謝謝你!”
鑽井平台下放至海底的一個機械臂下潛速度很快,劉博也能通過上麵的攝像頭看到水下的情況,機械臂三分鐘內就潛入了水下一千米,係統提示還有兩百米接近冷泉區,各項壓力指標均正常到不能再正常。
根據劉博對可燃冰的認識,這種水合物一般在1200米水深以下兩百米左右,隻要有合適的低溫高壓的環境就能形成(天然氣)水合物,而且隻要氣源比較充足的情況下,就能形成很富集的礦體。
可燃冰是很好,但如果開采不當,第一可能會造成可能對沿海城市有影響,第二呢,如果開采不當,大量的甲烷在沒有經過我們采集的情況下釋放到大氣中,可能會引起全球的生態災害!
這是劉博記憶中在‘藍鯨一號’在試采可燃冰成功之後,他看相關報道知道的,但這些問題都已經被華夏克服。
說是這麼說,但到底有沒有被克服,劉博就不得而知了!
但劉博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必須要克服掉這些問題的。因為小哇他們星球沒有海洋,開采平台也是劉博‘偷’的技術,然後把圖紙交給小哇,小哇各種人工智能技術疊加上去,最終弄出來這麼一個全自動開采的平台!
劉博就這麼相信小哇嗎?
這不是劉博盲目的相信小哇,而是他相信科學技術。
空間操作技術聽起來多麼科幻的一種技術?可就在十幾分鐘前,劉博就使用這項技術從久安用了五十秒來到了2600公裡以外的南海神狐海域。
至於,能不能一次成功,並且完全克服掉那些問題,劉博不知道!
機械手臂到達冷泉區,改變了下潛方向改為橫著探索,開始尋找可燃冰。
漫長的兩個小時過後,係統提示發現可燃冰!
昏昏欲睡的劉博立刻來了精神,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著水下的畫麵,而一旁的郭少華也來了精神,小跑了過來,“哪裡呢?哪裡呢?”
劉博失望道:“我也沒看到!我能看到的就是一片白色的我也叫不上來名字的生物!”
就在這時,屏幕上出現了兩個紅圈,每一個紅圈各圈住了一種生物,然後上麵顯示出來字體:“貽貝”、“潛鎧蝦”。
劉博老臉一紅,還沒來得及說話,屏幕上剛才的紅圈字體全部不見,又出現了一個紅圈,然後又提示:“可燃冰”。
劉博和郭少華兩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可燃冰?”
接著畫麵上又出現文字:“這是自然狀態下的可燃冰!”
緊接著係統的聲音傳來:“請問是否采集樣本?”
“采集!”劉博和郭少華再一次異口同聲道。
收到指令後,係統拿出了采集樣本的對應技術,機械手臂將可燃冰旁邊的貽貝和潛鎧蝦都給清除掉,然後突然變出一個透明的筒子,直接給扣了上去,然後一改變方向,將大大的一整塊可燃冰裝入了筒子中,筒子自動蓋上蓋子,然後進入了機械手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