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母當時自是心痛,求那將軍釋放叔父回家。但是那將軍哪肯答應,說叔父是征討抓來的奴隸,統軍都統賞賜下來的,就算有三百兩銀子贖,也不能輕易放走。”中年女子歎了口氣,想到這裡的時候,顯然也帶著感慨。
“當時叔母連一兩銀子也拿不出,哪裡來的三百兩銀子?帶著堂妹在衡州城了遊蕩,最後左思右想,將自己和女兒都賣入了勾欄……”
聽到這裡的時候,那粉裙少女顯然更是一頭霧水,不過適才一句話,惹起了許多人的哄笑,這時看著廳裡的人,聽到之後都帶著凝重,心裡明白有事,自然更是不敢再問。
隨即聽那中年婦人繼續說道:“過了一年,母女倆略有積蓄,但要貯足三百兩銀子,在兵荒馬亂的衡州城談何容易?幸好有人知道她母女苦心,往往多給些前。母女倆挨儘屈辱,終於湊足三百兩。捧到將軍府中,交給帳房心想從此可以團聚,自然歡喜。”
那粉裙少女聽到這裡,雖然總感覺哪裡有些不對,但是聽到結局不錯,自然也代那母女兩人歡喜。
卻聽那中年婦人說道:“誰知那將軍收了三百兩銀子,叫叔父出來相見。一家三口磕頭辭彆,怎知道那將軍見了堂妹,居然忽起歹心說:你們來贖他,三百兩銀子拿上來罷!叔母大吃一驚才明白上當,三百兩銀子交給帳房收下,這時候怎麼還要銀子?”
“果然那將軍知道絕了路,自然臉色一變喝罵:我是堂堂鎮守衡州城的將軍,難道還會賴賬銀子?叔母害怕傷心,在廳堂上大哭。那將軍就說:也罷,今日開恩讓你們夫妻團聚,但且把閨女抵押在這裡。叔母知他不懷好意,怎肯答應?那將軍呼喝侍從,將叔父叔母趕出去。”
聽到這裡的時候,有人已經忍不住開罵:“當初吳內侍和龍象候,沒有乘勝搗破衡州城,卻也讓這賊子逃過了一劫!”
吳內侍是漢國內侍大太監吳懷恩,龍象候自然就是吳珣。乾和六年一起率兵攻馬楚,曾經為漢國立下大功!
“叔母舍不得女兒,在府前呼天搶地號哭。百姓明知她受了冤屈,但衡州不是漢國和馬楚所有,唐軍對待轄內百姓便如踐踏螻蟻,有誰敢出來說句公道話?”中年女人帶著悲憤。
隨即又歎了口氣說:“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奴家這位叔父卻說:將軍瞧上閨女,是旁人修不到的福份,哭甚麼?沒有想到奴才做久了,竟染上了奴才氣。似乎想到這裡,還有彆的心思,接著問那銀子從何而來。叔母初時不肯說,被逼得緊了說出來。叔父大怒說敗壞名節不守婦道,自甘墮落做這般低賤之事,當即寫了一紙休書。”
聽到這裡的時候,這些走南闖北之人,其實並沒有多少奇怪。因為如今中原各地,北有中原周國和偽漢,西有蜀中和大理,南有唐國和吳越,緊挨著的閩地以失,卻處處都是戰亂不止。
最受罪的自然是百姓,眾人齊聲歎息,都說她叔母遭際不幸。但是那中年婦人道:“叔母千辛萬苦,落得這等下場,便到樹林中解下腰帶上吊。皇天有眼正好白衣銀槍這位遊俠經過,救了她下來問明原委,他怒氣衝天當晚便跳進將軍府中,那將軍正在逼迫,見叔父在旁勸堂妹依從,說她在勾欄裡又不是良家閨女,難道想起貞節牌坊?”
“憤怒的白衣銀槍遊俠,一拳打死叔父,抓起那將軍投入湘江,把堂妹救出來。他說叔母賣身救夫,比一般貞女節婦令人起敬。又說生平最恨負心薄幸之人、奴顏事敵之輩,叔父兩者齊犯,他下手不能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