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才幾十億,你玩什麼半導體啊?(1 / 2)

除了係統之外,九州半導體整個工業係統還有諸多設備之間的通訊協議也與國外半導體企業不同。

國外半導體企業的設備通訊采用tibcrv協議,係統與機台之間通過secs/gem通信,從而實現對機台的控製。

但九州半導體係統卻全是加密協議,通信也是加密通信,哪怕是要更換設備也必須使用對應的正版官方設備,並且還要進行解鎖才能正常使用。

當夏芯科技、大江儲存這些企業用九州科技的半導體係統開始正常產出之後……

燕京某些特殊機構、江三角所在的各大半導體企業、海思麒麟研究部門等等企業機構的陷入了一種莫名的氛圍。

龍芯夏科董事長武湖在接受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五年前‘芯片ip、軟件生態、芯片生產’是大夏芯片產業的三大痛點,也是大夏科技產業打通內循環的三大堵點,我們差人差設備更差資源和好的環境。

作為當時國產芯片的龍頭企業,龍芯夏科從基礎指令架構做起,不斷推出性能逼近市場主流水平的產品,得到了市場的關注。

但我從未想過,僅僅是五年的時間,我們與合作夥伴就擁有了自產的高質量晶圓、先進的生產設備以及比國外頂尖水平還高一籌的半導體工業係統。

顧青所率領的九州科技,就像是我在荊棘路上的照亮的明燈,他們做好了自己的操作係統,規範了硬件兼容性。通過統一係統,架構直接操作係統兼容,雖然他們還有沒有真正公開自己的操作係統上麵的編程語言,但我知道,他們早已經不屑於在國內的泥潭纏鬥。

顧青作為一個還沒到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做到了我幾十年奮鬥都未做到的地步。

聽說九州科技的研發人員整體平均年齡還沒有超過四十歲,我很慶幸,我們大夏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不畏辛苦學習口耳相傳的天坑專業。”

說這段話的時候,龍芯夏科董事長武湖是飽含熱淚的。

在去年,上交所正式受理龍芯夏科的科創板ip申請。招股書顯示,將募資35億元投向先進製程芯片和高性能通用圖形處理器芯片的研發和產業化以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其中12.5億要用在先進製成芯片研發及相關產業,大概10億用在高性能的gpu等。

這錢對於個人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但對於半導體行業而言,那真的是杯水車薪。

據說夏為海思創立之初最開始的研發投入是4億美金一年,按照當時的彙率,就差不多有三十幾億夏元。

而根據夏為的報表,在最近10年間,夏為研發投入是4000億,芯片研發項大約占到40%,即芯片研發的投入可能在1600億左右,

當然這是粗糙推導夏為騰飛的十年總計對海思芯片的投入,但也可以對比出龍芯夏科是多麼的“窮”了。

不過龍芯雖然窮了點,卻一直在做實事,不像有的企業,買了個架構授權就開始吹噓概念。吹到讓股民都不信了,就趕忙投身下個風口。

除了龍芯的董事長出來說話之外,夏為輪值董事長也站了出來。

他倒是強調著:“雖然我們的夥伴九州科技已經做得足夠好,但夏為會繼續保持對海思的投資,同時會幫助前端的夥伴完善和建立自己的能力,相信若乾年後會有一個更強大的海思。”

字裡行間透露著一股子激昂澎湃的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