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村裡要來知青,村民們心思各異。
之前村裡不是沒有來過知青,不過都在他們鬨乾旱的時候離開了。
唯一留下來的兩個也是因為家裡實在條件收他們,隻能放任他們在村裡自生自滅。
好在兩名知青命大。
但他們也娶了村裡的姑娘,基本跟村裡人無異了。
有村民就道:“大隊長,咱們村才剛剛開始種上糧食,年底都不知道能分到多少糧呢,咋就又讓知青來了,這要是不夠吃咋辦?”
“對啊,這不是要將我們逼死嗎?”
也有村民有彆的想法。
“來的都是女同誌還是男同誌啊?”
“老李你問這個乾什麼?你該不是想給你家光棍兒子說親吧?城裡的知青可不是你能肖想的,他們都眼高著呢,咋可能看上你家那三十都娶不上媳婦的。”
話音剛落,引得大家笑聲一片。
老李也不在乎,反正他家兒子娶不上媳婦被笑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他道:“我就不信,你們擔心自己兒子閨女的親事。”
這話一說,大家都不說話了。
也沒了嘲笑的心思。
這年頭不好過,誰家沒個沒出嫁的閨女,沒娶上媳婦的兒子。
都是半斤八兩,誰也彆笑話誰。
看大家愁眉苦臉的,大隊長歎了口氣。
“都彆說話,聽我說兩句。”
見大隊長開了口,大家都乖乖地閉了嘴。
周老婆子也跟著往前湊。
霍老頭拉了她一下。
“這跟咱沒什麼關係,彆往前湊了。”
周老婆子道:“我這不是好奇嘛。”
“都這把年紀了,省省力氣。”
此話一出,霍老頭就遭到了自家老婆子的一記眼刀子,他嚇得趕緊辯解。
“我家繡繡永遠十八歲,年輕貌美,是村裡一朵花。”
周老婆子被他給逗樂了,用手肘戳了他一下,嘴角帶著笑,卻翻了個白眼。
“胡說八道。”
霍老頭見她笑了,這才鬆了口氣。
這件事說來也是快。
大隊長才宣布沒多久,他就趕著牛車到縣裡去接人。
十來個的知青提著行李灰頭土臉地來到了他們和平村。
有些麵嫩得很,看起來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
白白淨淨的,眼神裡充滿了好奇,以及清澈的……
反正一副看起來就很好欺負的模樣。
村裡的人,也是看人下菜碟的,誰看起來軟弱可欺,就會成為他們的目標。
不少嬸子奶奶輩的,熱情得跟什麼似的。
像是迎接她們許久不見的親人。
知青們也感受到了村民的熱情,從一開始的對走路來大隊的不滿,到後來的暖心。
也隻需要那麼幾分鐘的時間。
“這個村開起來還不錯,村民們好相處,大隊長雖然看起來脾氣不太好,但其實也是個熱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