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萍一聽,心裡就明白了。原來這些話都是隊裡的保管說出來的。這個保管平時就小氣吧啦的,為人還特彆死板,村裡的人都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老奸”。
在那個年代,計劃生育雖然不是強製的,但如果家庭生了三胎或四胎,就會麵臨沒有口糧的問題。隻有母親做了絕育手術,才能恢複口糧供應。而榮雨和衛萍家的三女兒和兒子就屬於沒有口糧的那一批。
夜色漸濃,月光灑在小院裡,如水般清冷。衛萍輕輕把淑娟拉進屋裡,用衣角溫柔地給她擦了擦眼淚,安慰道:“閨女,彆哭了,媽知道你委屈。也怪媽沒給你說明白。”
衛萍把淑娟安撫好後,又開始忙著做飯去了。一邊做飯,一邊心裡想著這日子的艱難。鍋裡的蒸汽冒出來,模糊了她的雙眼。
就在這時,榮雨下班回到家。一進院門,他便察覺到家中氣氛異常。當他看到淑娟神情不對勁時,趕忙關切地問:“娟兒,今兒個咋回事啊?是不是發生啥事啦?”
淑娟低著頭,把白天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訴給榮雨,榮雨聽後,沉默片刻,隨後笑著安慰道:“沒事兒,這都是規矩嘛,咱們必須得遵守。另外,以後彆再叫你李叔‘老奸’了,他也是為了隊裡好呀!”
淑娟乖巧地連連點頭,但眼神深處依然流露出一絲不甘和委屈。
那一晚,淑娟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她的床上,她看著那片月光,心裡亂糟糟的。她不斷回想著白天那些人的嘲笑與譏諷,尤其是“老奸”那蠻不講理的樣子,令她心中仿佛壓著一塊沉甸甸的巨石。
第二天清晨,公雞還沒打鳴,淑娟就醒了。她望著窗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家裡過上好日子,不再受這樣的委屈。
淑娟早早起床,主動幫助母親準備早餐。衛萍看著如此懂事的女兒,心中既感到欣慰,又無比心疼。
日子一天天過去,淑娟雖然心裡還是會因為那次領菜的事情感到委屈,但她也更加明白了生活的不易。她努力地學習,在學校裡,她總是第一個到教室,最後一個離開。放學後就幫著家裡乾活,照顧弟弟妹妹。
有一天,學校裡組織了一場活動,要同學們講講自己家裡的故事。淑娟心裡猶豫了很久,最後鼓起勇氣站了起來,把自己家的情況說了出來。她沒有抱怨,沒有指責,隻是平靜地講述著生活的艱辛和家人的努力。同學們聽了,都對淑娟投來了敬佩的目光。
從那以後,淑娟變得更加堅強和自信。她知道,生活中的困難隻是暫時的,隻要一家人相互扶持,總會迎來美好的日子。
而那個小院裡,依舊充滿了歡聲笑語和濃濃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