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重大事故處理3(2 / 2)

官場:破局 李景雲屬 2809 字 3個月前

按照常理,應該先請崔書記到縣委會議室聽取彙報,午餐,午休,下午去潰堤現場檢查走訪,看望受災群眾。

為了達到多要錢要政策的目的,盧建平等崔季舒分彆與幾位縣領導握手之後,快步走到崔季舒身邊,輕聲請示道:“崔書記,您先去災區,還是先去縣委呢!”

聲音不大,但剛好能讓旁邊幾個人聽到。

去災區還是縣委會議室?肯定是去災區啦!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最大的政治正確,誰敢稍微有些偏差,必然傷筋動骨。

崔季舒隻好順水推舟,說道:“咱們直接去災區看望災民!盧書記,易縣長,你們兩個上我的車,路上彙報相關情況。”

一路上,盧建平和易評梅輪番承認錯誤,大概意思就是對災情的嚴峻性估計不足,沒有全力加固河堤,造成入口處潰堤,死亡八人,萬餘村民流離失所,財產損失無法估算。

態度不能說不夠誠懇,但是與其說是錯誤,不如說是訴苦和推卸責任。

財政如果有錢,誰願意擔風險。再說了,這時說到底,省裡為了保省城關州,把危險扔給了方山縣。

昨天下午,常務副省長傅庚生來到崔季舒的辦公室,聊了許久的天氣,最後提到了方山縣,感歎方山縣不容易。

沒有明說,但崔季舒明白傅庚生的意思,縣委書記盧建平是傅庚生派係的人,縣長易評梅的公爹張衛國即將上任黃江省長,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崔季舒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絕,互相留一個台階符合大家的利益。

崔季舒出發之前,還專門去了一趟省委書記周錫炎的辦公室,請示此行調查的原則。

周錫炎沉思良久之後,告訴崔季舒,方山縣不容易,革命老區,國家級貧困縣,這次又是替關州承擔危險。因此,調查時棒子高高舉起,要輕輕落下。

能給的資金和政策儘量給,具體該如何處理善後,儘量讓他們內部去消化。隻要不違背原則,不要太較真。

不較真,不代表自己是傻子,敲打一番還是很有必要的,想到這裡,崔季舒淡淡道:“死亡人數不是十二人嗎,現在變成了八個人,是怎麼回事?”

盧建平和易評梅對視一眼,搶先開口回答道:“崔書記,事情是這樣的,河道辦主任趙彥安全意識薄弱,操作摩托艇失誤,翻船墜河而亡。我們綜合分析之後,認為這四個人的死亡與潰堤事故沒有關係。”

“你們就是這麼拆解事故等級的,這就是你們的應對方法?”崔季舒差點被氣笑了。

盧建平硬著頭皮換了一個解釋的方法:“崔書記,您看窗外這條路,省交通廳對口扶貧的公路,修了一年多了,修建速度一直上不來,唉,處處需要錢,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崔書記,不瞞您說,我和易縣長不怕挨批評擔責任,我們也做好了深刻反思和追究的準備,但是目前來說,這個彙報方案,是我們方山縣委縣政府所能想到的最優方案了。”

盧建平沒有藏著掖著,幾乎將話挑明了——不怕調查,但怕一旦定性為重大事故,影響以後方山縣跑步要錢。要政策。

盧建平的這番話,崔季舒不能當麵認可,也不想繼續追究,唉!崔季舒輕輕歎氣,扭頭看向窗外。

窗外莊稼地宛若油畫,美得令人陶醉。但這種美景,對於那些世代務農的群眾來說,隻會帶來枯燥和絕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