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霞問了一下價格,確實不便宜,但還是狠心一樣來了一份,這時候的一份估計就隻有半斤的樣子,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算價格的,就這樣四份,花了二兩多銀子。
劉彩霞雖然心疼這二兩多銀子的花銷,但想到他們來這邊都沒有吃過什麼好東西。難得有進城的機會,可以正大光明的吃點好吃的。她仔細端詳著這四份精致的小食,每一份都擺放得錯落有致,色彩誘人,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氣,讓人不禁垂涎欲滴。她也就釋懷了,錢總是用來花的。
“劉家二姐,你這個確實太貴了,買地瓜棒子等粗糧,再怎麼也能一家人吃好幾天的,這點糕點根本不能吃飽。”
胡有糧看著那麼一點東西都花了二兩多銀子,表示很不讚同。
“沒事沒事,趕緊走吧,粗糧我也讓買糧食的兄弟幫我買了,咱們一家人餓不死就行,本來逃荒路上就很苦了,而且村長不是說了嗎?咱們走到這裡已經是儘頭了,後麵過了大環山就會好起來的。家裡還有點子家底,一路走來也確實是辛苦了。”
劉彩霞和胡有糧又加快腳步走起來,沒有走多久就遇到了買工具的兩人,工具太多,這個時候的鐵製品比較貴,除非是家裡實在沒有趁手的工具,或者可以用來防身的器具,不然是不會買的。
劉彩霞拜托他們幫忙買一把鐮刀和耒耜就是現代的鋤頭,不過樣子不一樣,用途差不多,萬一他們真的要翻山越嶺,有一個鋤頭還是要方便很多,在加上之前劉父就買了菜刀和鍋鏟還有匕首,已經很夠用了。
胡家兄弟看到是他們兩過來,就把價格大致報了一下“能買的都買到了,至於其他的武器,確實買不到,現在軍隊基本上把鐵匠鋪的武器征用了,不讓賣給百姓,鐮刀和耒耜都買到了,不過價格比平時買的還是要貴一點,兩樣花了兩千四百文。”
劉彩霞算了一下,就是二兩多銀子。
“好的,我先拿給你二兩銀子,差的一會數給你。”
說完直接遞了二兩銀子過去,至於差的銅板,等回去在數給他們,這裡就不浪費時間了。
胡家兄弟接過二兩銀子,立馬放進懷裡。
“行,咱們先去看糧食吧,希望能多買點糧食。”
“不一定能買到,我給他們說的是儘可能的買,每家的量買不齊,就能買多少買多少,到時候回去按人頭平均分,在統一給錢。”
胡有糧也很擔心買不到糧食,邊說邊加快腳步。
等他們趕到東麵的糧食鋪時,外麵仍然排了不少人,還沒有到他們的人,前麵還有一個人就到他們的人。
幾人趕緊走過去,後麵的人很緊張的看著他們,怕他們插隊。
再看到前麵兩人把他們幾人放到中間的時候,也沒有多說什麼,看他們身上掛滿了東西,隻是抱怨的說“我們後麵買不到糧食怎麼辦哦?”
“老板,你要給我們留一點糧食啊,家裡等著糧食救命的”
一聲一聲的就有人跟著喊起來。
一個大叔走出來說“放心吧,我們規定了每個人能買的量都是有定數的,一個人也最多隻能買兩個人的量也就是二十斤糧食,不允許多買。都放心排隊不要擁擠,大多數的人都能買到。”
胡有糧的心隨著隊伍緩緩前進的節奏而跳動得更快了,他緊握著手中那僅有的一點銅錢,那是他們一個村的人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他環顧四周,發現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焦慮與不安,有的低頭沉思,有的則焦急地望向鋪子的門口,期待著早點輪到他們。
就在這時,一陣風吹過,帶來了遠處田野間泥土與稻草的混合氣息,讓胡有糧不禁想起了往年豐收的景象,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既有對往昔的懷念,也有對當前困境的無奈。
他輕輕歎了口氣,轉而看向身邊同樣等待的人們,試圖從他們的眼神中尋找一絲慰藉。
還好他們提早趕上來排隊了,不然兩個人買的糧食就太少了。
一人能買二十斤粗糧,兩斤細糧,十八斤粗糧。
粗糧就是地瓜棒子高粱米,細糧有小米,糯米和大米還有小麥粉。
平時的糧食是六百到八百錢一石細糧,粗糧更便宜一百錢到兩百錢一石,這時候的價格直接翻了五翻,還是在朝廷控製的情況下,不然再多的錢也買不到。
終於,隨著隊伍的不斷前移,他們來到了糧食鋪的門口。胡有糧緊張地遞上了手中的銅錢,鋪子裡的夥計麻利地稱好糧食,遞給他一個沉甸甸的布袋。
六個人根據他們能買到的上限,統一采買了細糧和粗糧,粗糧用兩個袋子平均裝好,細糧就一個袋子,所有人都要的是小米,小米熬粥加一些野菜或者地瓜進去很飽肚子,兩人分裝好一人一袋扛起來就走。
走出糧食鋪,幾人轉身望向那些仍在排隊的人們,心中默默祈禱,希望每個人都能順利買到糧食,共度難關。
一行人緊緊的抓住身上的大包小包,毫不留戀的趕緊出城去了。
進城容易出城難,等他們出城門的時候,城門外的人更多了,前麵有不少男人推搡著守城的士兵。
外麵吵鬨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裡麵的人都能聽到外麵的叫喊聲!
“讓我們進去,讓我們進去!”
“我們要落戶!”
“我們要安置!”
“我們要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