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人生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1 / 2)

史思明在奪取了鄴城之後,馬上就離開了。

這位狡詐的北方胡人,以前在鄴城吃過大虧,覺得鄴城是所謂的“不祥之地”。所以他把李歸仁送走後,就直接屯兵魏州,把主力往東移了一點點。

還是在黃河北岸,卻又虛晃了一槍。

事實上,史思明並不魯莽,也不打算現在就渡河劫掠汴州,因為時候還沒到。

人算虎,虎亦算人。

史思明沒有能力去組織秋收,特彆是非占領區的秋收。就算他現在打下了汴州,百姓逃亡,民生凋敝,依舊是解決不了問題。

史思明是想等汴州人把糧秣都收割好了,準備過冬的物資都入庫了,他再來一波帶走,省時省力省心。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往往是由經濟因素決定的。

史思明不笨,有著遊牧民族特有的精明強乾。

他不會生產,但很會搶劫。

結果正因為史思明去魏州了,讓前來送禮的元載跑了個空。待打聽清楚史思明的行蹤後,元載又不得不跑去魏州州治元城拜見史思明。

與之同行的,還有一船銅錢與絹帛。

這天,元載來到元城郊外,派人入城給史思明送上拜帖後,很快便得到了對方的接見。

史思明的脾氣很暴躁,不過伸手不打笑臉人,元載又是送禮又是低姿態,這讓史思明在部下們眼中很有麵子。

“這麼遠從汴州來,你有什麼要跟朕說的啊?”

史思明蹲在魏州府衙大堂的主座上,眼神犀利看著低頭行禮的元載。

“鄙人帶著官家的誠意與善意而來,感謝陛下將李歸仁送到汴州,此乃禮尚往來也。”

元載對史思明叉手行禮道,不經意間瞥了對方一眼,心中立刻冒出來一個詞:沐猴而冠!

此刻的史思明,像極了一隻壯碩的猴子,有座位卻不坐,偏要蹲在上麵。

那樣子滑稽又可笑,他自己卻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多年以後,元載才弄明白史思明當時為什麼不坐那個位置。

據史思明的親隨回憶,這廝當時就是覺得給刺史坐的位置,不配給他這個大燕皇帝坐,所以寧可蹲在上麵。

順便表達對汴州朝廷的鄙視,事後還對身邊人炫耀。

“哈哈,李歸仁這龜孫,朕早就看他不順眼了。

隨手就把他收拾,不足掛齒。

朕看這禮單,你們官家很有誠意嘛。既然這麼有誠意,何不渡河而事之,做朕的臣子?

難道朕還比不過李家的狗皇帝麼?”

史思明皺眉反問道。

這是一道送命題,答不好,那是真的有性命之憂。

“陛下說笑了,官家麾下精兵十萬。要當皇帝自己就當了,何必來北麵當臣子?”

元載義正辭嚴的駁斥道,看上去十分生氣,幾乎要怒發衝冠。

然而,他的雙腿,卻抖動個不停,無情出賣了自己此刻的心情。

那就是難以抑製的恐懼!

聽到這話史思明一愣,隨即他發現了元載的窘態,故意冷臉威脅道:“你再說一遍,朕平日裡可不在乎殺不殺人!”

“陛下,官家麾下精兵何止十萬,要當皇帝自己就當了,何必來北麵當臣子呢?

陛下就算再問一千遍,鄙人還是會這麼回答!”

元載雖然害怕,卻咬著牙駁斥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史思明一邊笑一邊手舞足蹈,從元載的態度來看,他已經探知了很多想知道的事情。

至於殺元載,那怎麼可能!

殺了元載,汴州那邊一定會抓緊時間備戰,對河北兵馬異常警覺。

那樣的話,秋收後,還怎麼渡河去劫掠?

“你果然是個忠臣,朕適才相戲耳。你們官家的善意和誠意,朕收到了,你回去複命吧。

李歸仁既然已經被滅,朕會撤走黃河沿岸的兵馬,不必見疑。”

史思明臉上露出難看的微笑,即便是在笑,也顯得有幾分猙獰。

元載這才若釋重負,對史思明拜謝而去。

等離開元城後,元載來到一處僻靜之地,隨即立刻脫下官袍,換了一身農夫的粗布衣,快馬加鞭往南麵跑路,幾乎是逃命一般的回到了汴州。

之前史思明在演戲,元載又何嘗不是在演戲。沒想到這一演,就演出許多狀況來了。

元載看出來史思明在故作輕鬆,故意說要把黃河北岸的兵馬都撤走,故意裝出一副愚昧無知的樣子。

好像缺心眼一樣。

然而實際上,隻怕這位所謂的“大燕皇帝”,早就打定主意了,他要帶兵渡河,南下劫掠汴州。

元載非常篤定,史思明心思很深,他更怕史思明發現自己看出來了,派兵追殺。

直到進入開封縣城後,元載懸著的心這才落了下來,有種劫後餘生的慶幸。

此時方重勇並不知道元載在魏州的遭遇,他正在自家的府邸書房內,看著何大富送來的一對瓷瓶發呆。

“官家,這瓷器可有不妥?

是按照您的吩咐燒製的,釉料都是取自西域的礦石,和長安產的青花瓷大有不同。”

何大富小心翼翼的說道。

搭上了官府的線,是件好事,但也要小心做人,勤懇做事,夾縫中求生存。

這種所謂的“新青花瓷”,是按照方重勇的吩咐燒製的,和原本的青花瓷瓶很不一樣。

此前的青花瓷,有很多問題沒解決,一直不能上台麵。

一個是造型不夠精致圓潤,二個是圖案太簡單,三個是藍青色的釉料質量不太行。

前兩個問題不是不能解決,而是被第三個卡死了。

釉料質量不太行,那麼就燒不出好看的青花瓷。既然不好看,那就不能上檔次,不能上檔次,那就沒必要花功夫做那麼精致。

而此刻方重勇手中的青花瓷的瓶,則是敦厚飽滿,給人以穩重、大氣之感。

大氣之中,又不失精致。

這是一套青花瓷中的一對花瓶,整套包括罐、瓶、盤、碗等,數量有幾十件。盤子的形狀較大,底盤穩重,線條流暢,而花瓶則是高聳挺拔,線條優美。

剛健中帶著一分柔和。

那種感覺,就好像射箭的弓手,將弓弦拉成新月一般。

賞心悅目的美感中透著一股暴力的蓄勢待發!

“青花瓷,青花瓷……”

方重勇喃喃自語道,看著手中的瓷瓶發呆。

他好像回到了那年看春晚的時候,頭昏腦漲熬夜到迷迷糊糊,忽然耳邊響起那首熟悉的歌: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