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亂世歡迎您(2 / 2)

如果你是他們,該怎麼選呢?

你這頭蠢豬!”

史思明嘿嘿冷笑道。

“你他娘的!史思明!你真是夠卑鄙的!”

李歸仁咬牙切齒的指著史思明大罵道。事到如今,已經沒什麼可說的了,一切都是史思明的計謀而已。

“卑鄙?朕怎麼會比你這個挖掘黃河河堤,人神共憤的瘋子更卑鄙呢?

瞧瞧你乾的事情,居然派人去黃河南岸挖掘河堤,你知道要死多少無辜百姓麼?”

史思明居然義正辭嚴的質問李歸仁。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啊好啊,史思明啊史思明,真有你的!

李某佩服啊,真是佩服你!”

李歸仁氣得大笑不止,此刻哪怕是傻子也回過味來了。

史思明的詭詐,當年在幽州是出了名的。

這麼多年過去了,可以說是狗改不了吃屎,那德行是一點也沒變。

兩相對比之下,方清算是十分“純良”了。雖然那也是個老硬幣,但做事起碼還算有底線,至少絕不會搞史思明這種陰搓搓的殺招。

“李歸仁,不要怪我們,我們也是逼不得已。

大燕皇帝與汴州軍,哪一個你也打不過。

你還挖黃河河堤自掘墳墓,搞得現在汴州人人都想生啖你肉。

到時候殃及池魚,我們也得遭殃,我們不想死啊。

反正都是你下的命令,不如你把這件事扛下來吧。

陛下已經答應派人送你去汴州跟方清解釋,給汴州人一個交代,不會殺你的。

所以我們這也不算是背主吧?良禽擇木而棲罷了。”

之前剛剛從劉龍仙那邊回來的張通晤,壯著膽子為在場眾將當了一回嘴替。

“聽到沒,朕不會殺你。

來人啊,將李歸仁綁了,送到開封城給方清處置,這是朕送給他的見麵禮。

然後告訴方清,朕一向很仰慕他,問他願不願來投我大燕。”

史思明有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像是驅趕蒼蠅一樣的驅趕李歸仁一樣。

“不用你們綁,我自己會走!”

李歸仁爆喝一聲。

誰也沒有上前為難他,對於必死之人,大家都是很寬容的,誰又會跟死人過不去呢?

人死債消,無論多大仇恨,對方死了也就到此為止了,這是人們樸素的價值觀。

李歸仁轉過頭,死死的盯著史思明說道:“史思明,李某就先走一步,在地下等著你!嗬嗬,你的好日子也快到頭了。”

“說這些沒意思,那不是你操心的事情。”

史思明麵色淡然道,懶得跟李歸仁多費口舌,他也沒興趣跟死人爭什麼長短。

李歸仁轉身便走,幾個史思明的親兵緊隨其後,未有阻攔。其實,就算他們現在放了李歸仁,挖掘黃河河堤這件事,也會讓李歸仁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去。

這樣的人,不管有事沒事,彆人都樂意去砍他一刀出口氣。

此時此刻,李歸仁這才想起劉龍仙以前跟自己說過的一個故事,據說還是方清跟劉龍仙閒聊的時候說的。

方清說人身上有正氣,邪祟就不能近身。一旦走了歪路,氣運也會隨之而去,那時候,邪祟就要開始害你了。

李歸仁當時隻是一笑而過,什麼邪祟,無稽之談。

如今看來,方清才是真正的明白人。什麼是邪祟,史思明這樣的人就是活生生的邪祟!

如果自己不是貪念作祟,又怎麼會被部下集體背叛呢?

與虎謀皮者,自古難有好下場,為什麼當初自己就沒想過呢!

李歸仁此刻已經悔青了腸子!

以前他的部曲不反叛,是因為知道可以投靠汴州朝廷,大不了也就回家務農,不會有什麼性命之憂。

李歸仁自己把自己的後路斷了,跟隨他的那些部曲,後路自然也被斷了。這年頭,部曲跟主將都是一體的,主將遭殃,部曲也跑不了!

大家眼睛又不瞎,這時候不轉投他人,難道等汴州軍的刀,架在自己脖子上的時候,才想起要跑路麼?

“史思明!去汴州後,李某會讓方清把我的人頭帶在身邊,我要睜大眼睛看你怎麼死!”

李歸仁已經走到大堂門口了,卻忽然轉過身,對著史思明咆哮道!眼神中充滿了怨毒!

“你還嘴硬!你還敢嘴硬!你以為你是什麼狗東西!”

史思明氣得暴跳如雷,再也端不住皇帝的架子。

他讓兩個親兵將李歸仁按在地上,接過宦官遞過來的木棍,對著李歸仁的背就是兩下!

隨後,一棍又一棍,朝著李歸仁的身上砸去!

“陛下,李歸仁還要送到汴州,若是死了就壞事了。”

張通晤湊近史思明,壓低聲音說道,心有惴惴。

李歸仁是方清殺了,不關他們的事情。可是史思明若是親手殺了李歸仁,這件事他們就逃不脫乾係了。

掩耳盜鈴一般的遮羞布,對於他們這些叛將來說,沒什麼實際意義,卻又很重要。

大概是覺得跟一個死人鬥氣確實很沒意思,史思明也就坡下驢一般的將木棍丟到地上。他下手是有分寸的,那幾下最多也就皮肉傷而已,不可能把李歸仁打死。

若是真打死了,那就起不到惡心方清的作用了,十分不劃算。

讓方清親手宰了李歸仁,那才叫過癮呢。

想到這裡,史思明忍不住得意的笑了起來。

……

鄴城發生的事情,方重勇自然不會知道,因為他還有一大堆事情要忙。

洪災來了,雖然因為動員及時,挽回了一些損失,但還是有地方受災,而且也不全在汴州。

汴州朝廷既然被稱為朝廷,那自然是要行使朝廷的職能,賑災便是朝廷要乾的活。

調撥糧秣,維護河堤,對淹水的地方進行“無害化”處理,準備瘟疫的藥材,安置受災的流民等等。

一時間他忙得腳尖不著地。

隨著賑災的持續,汴州運河四通八達的優勢開始顯現出來。糧倉裡的糧食,通過運河抵達受災地,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這天夜裡,方重勇依舊在府衙書房裡麵批閱公文。

朝廷打算建立新的“工藝學校”,專門負責培養各種學徒,以及建立新的行業標準。這些唐代都有,但是不成體係。皇宮在一定程度上擔當了“工藝學校”,隻不過剝削極為嚴重,把學徒當徭役使喚。

既然是要改朝換代,那麼肯定不能比從前要差,這方麵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遠遠談不上完成。

“官家,車將軍求見,說是有要緊事。”

大聰明悄無聲息的走進書房,對方重勇叉手行禮稟告道。

“讓他進來吧。”

方重勇頭也不抬的說道,他的注意力還在文稿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