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花小廚12(2 / 2)

花小麥:“知道了。”她的宗旨就是大姐的話可以不聽,但小妹的話一定要聽。

……

過幾天就是寒食節了,因為禁煙火不能做飯,花小麥便準備了冷食,蘇玥沒跟著去,她去縣城查看酒樓的裝修成果了,順便看看工程隊收尾的工作好不好,資本家嘛,不好就扣錢。完全不知道花小麥和孟鬱槐竟然表明了心跡。

事情是這個樣子的,孟鬱槐上次走鏢回來後泰和就向他打探過了,不出所料的得到了孟鬱槐也喜歡花小麥的結論,但孟鬱槐還是想親自問問花小麥的意思,所以便在今日過節沒什麼人的環境下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花小麥聽到後害羞了起來,但還是說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竟然被不死心的關蓉聽了去,她從小就喜歡孟鬱槐,隻不過孟大娘可不喜歡病秧子,壓根就沒將她放在眼裡。

(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在夏曆冬至後的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隻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寒食節起源,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誌,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清初湯若望曆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兩日之後;湯氏改革後,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之前一日。現代二十四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日。

從春秋時期至今,寒食節已有2600多年的曆史,故事發生地中國山西將寒食節定為清明前一天,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並為全國所接受。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讚許,是千年如一的。)

喜歡綜影視之追妻之路請大家收藏:綜影視之追妻之路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