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醫理論(1 / 2)

都市極品醫聖 金金金 3826 字 2個月前

西醫理論

臉色有些青的曾教授,在上台之前,迅速切換了一下臉色。

“讓我們感謝一下秦牧剛才的精彩分享,現在,讓我們複習一下,關於心臟病的知識,心臟病,分為先天性的和後天性的,並且,並不是一層不變的,他在臨床上麵,會表現出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發生變化的情況,根據這樣的情況,我們把他分為一期,二期,三期…”

也許是為了照顧秦牧,曾教授的這堂課,主要是鞏固複習一些基礎的知識,並且,在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行了重點的強調。

雖然這些都是基礎中的基礎,但是由於曾教授本身醫術精湛,教學經驗豐富,反而沒有讓學生覺得無聊,而是對於自己本身的醫療行為,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而秦牧與秦風,則是其中收獲巨大的兩個人,這是

由華夏頂級醫學教授所教授的西醫的基礎理論的課程。

確實如同曾教授所講,西醫,真正的發展壯大,不過是短短的幾百年的時間,西醫的發展,得益於科技的進步,擁抱時代。

但是縱觀西醫的發展史,也是一部試錯史,曾經的放血療法,敗血症感染,等等一係列的事情,不停地推動著西醫的進步。

隨著對於疾病認知越來越完善,現在,幾乎每一年,都會推出新的認知,新的治療方案,而以前的,並不一定是錯誤的,但是,很有可能,是不完善的,而一一進行淘汰。

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認為,人體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東西,都需要不斷地研究進步,保持一種空杯的心態,才能繼續往前。

並且,曾教授強調,疾病無小事,一定要充分的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況,進行對症下藥。

那些儀器技術先不說,就是這個態度,就讓秦牧覺

得,西醫的發展,不是沒有原因的。

保持空杯的心態,不斷的學習進步,同時,你是站在了巨人的肩板上麵,有無數的前輩,在為你服務。

反觀中醫,在這方麵,確實不如人家,中醫的落寞,很大程度,也是由於自己的原因。

首先,就是中醫的地位,在古時的中國,醫生這個職業,被稱為下九流,是一種靠技術吃飯的職業,在整個主流社會,地位確實比不上讀書人,還有農民。

然後,是中醫本身的態度,如同李時珍,張仲景之流,將自己的技術,廣而傳之的,少之又少,這些人,都成為了當世名醫,流傳千古,但是很多中醫,分為了很多的流派,敝帚自珍,使得中醫真正的發展,還是集中於上流社會,在底層的醫生,本身獲得知識的途徑,太少太少,造成大眾認知不足。

很多人提起中醫,都會說上一句,這個是需要學上很多年的一門課。

這句話對嗎,對,不僅是中醫,包括西醫,包括一些其他行業,哪一個,不是活到老,學到老,人體,

地球,宇宙,這些太過複雜,越深入,便越會覺得,自己的渺小。

但是真的很難嗎?民間口口相傳的一些偏方,在家裡,母親說的上火,代代女人流傳下來的坐月子禁忌,這些都是中醫滲透生活的一些印記,缺乏的,是一個辯證的平台。

最後,才是客觀的原因,民國廢除中醫案,動亂時代,很多傳承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