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市場發展起來後,反哺了省內市場,讓仁和藥業公司的體量在短時間大增,而又幫助仁和藥業取得了省內的特效藥市場。
這才使得仁和藥業能夠短時間內,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如今的仁和藥業已經是大公司了,和現在同仁集團相比,甚至還要略有過之,而無不足。
所以,就完全沒必要跑那麼遠,可以直接衝省內入手,和同仁集團來一場最終決戰。
如果能勝,那麼不僅侵吞了省內市場,也在省內開辟了一個舒適區,可以說省內再無敵手可言。
秦楓也是逐步把自己這些看法給其他人講了講。
對於縱向發展策略,最終眾人商討出了一個結果,決定從省內開始,加大新產品投入。
不過在和同仁集團進行最終決戰一事上,秦楓卻顯得比以前更加謹慎。
都說狗急了會跳牆,兔子急了還會咬人,同仁集團如今雖然已經是半死不活的狀態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想要對付他們,單單靠著仁和藥業公司的力量,恐怕還不夠。
到時候就算能勝利,也隻是慘勝,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那肯定得不償失!
最終,秦楓決定,要和文家聯係了。
他還沒有忘記上次在省城和文景的談話。
當時,文景希望能和他來一次合作,以此對付省內的周氏集團和同仁集團這兩個龐然大物。
那時候,秦楓說讓他等一等。
並不是婉拒了他的要求,相反是準備迎接一場龐大的經濟浪潮!
而現在,毫無疑問就是合作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