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更多的運動,去消耗過分充沛的精力和體力。
京裡音樂學院的人更偏文質彬彬,本身家庭素養高,也更循規蹈矩。
況且演奏樂器本身也消耗體力,再加上分配妥當,每節都上的體育課,使得他們天的運動量一直都處於達標狀態。
換言之,大家都對額外的運動量沒什麼興趣。
秦令征在這裡上學,每天本來就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
再加上他學習的三角鐵,著實不需要消耗多少體力。
因此,少年每天都處在一種有勁沒處使的亢奮狀態。
有時候秦令征約班上的同學一起出去打球,也得不到幾個人的回應。
大家將來都是吃樂器這碗飯的。
對手的保護可想而知。
籃球玩的人少,沒有激進的進攻,玩起來一個比一個保守。
足球倒是可以玩,但問題是足球場不是一般的大。
普通人悶頭連著跑個十多分鐘,已經是體力的極限了。
如果不是學校每學期都有硬性規定,將八百米列入體育考核標準。
隻怕十多分鐘也堅持不住。
歸根結底,還是訓練的方式不一樣。
由此一來,秦令征又乾起老本行。
趁著柏鳶不需要他打擾的時候,偷著翻牆出去。
跑到隔壁體校,去跟體育生一起打籃球。
等快放學的時候,再掐著時間翻回來。
跟體育生一塊兒玩的好處是沒有那麼多顧慮。
不用擔心自己勁使猛了,不小心給人撞個屁墩。
秦令征玩起來更能放得開,徹底解放天性,在球場上可勁撒歡。
最開始他穿著音樂學院的校服,體校的學生還不帶他玩。
覺得他就是一個嬌生慣養的脆皮大少爺。
然後就被秦令征結結實實上了一課。
男孩之間最快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就是打群架。
不打不相識,越打關係越鐵。
秦令征好歹是京裡大院出來的。
上初中之前也去正規部隊磨練過一個半月的時間。
之後學期放假,也都會有一段時間待在部隊進行訓練。
身體素質沒得說。
格鬥技巧也有。
第一天就用實力說話,給幾個最能叫囂的體校生悶頭揍了一堆,收拾得服服帖帖。
之後每次見麵都一口一個‘哥’。
也算正式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更何身為況軍人子弟,不論打架還是打球,都有一股子血性在裡麵,又凶又狠。
秦令征也不用擔心給人打壞了該怎麼辦。
大不了就掏錢。
一百萬不夠就一千萬。
要是還不夠就接著往上加價。
這事雖然聽起來混蛋了些,有種紈絝子弟混不吝的勁兒。
但本身也挑不出什麼錯。
畢竟京裡家大業大的公子哥,基本都是這種行事作風。
你要讓他拘著或者收斂些,反而還不太合適。
不過體育學院的小夥子本身也比一般人皮實扛揍。
身體素質在這擺著呢,身體不好的也進不來這體育學校啊。
因此,至今為止還沒發生過秦令征下手太重,把人給打殘了的慘案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