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誌偉興致勃勃的聽著他們當著街頭宰相,高談闊論,覺得十分有趣。
沒想到,他們通過報紙廣播的新聞,再根據自己所在行業內的消息互相印證,還真給他們論出不少事情的真相來。
快到11點的時候,很多菜開始下鍋,噴香的香氣開始在院子裡彌漫開來,引得孩子們不停的向廚房方向張望。
12點正式開席,大人一桌,小孩兩桌。
因為是家宴,在孫誌偉居中調和下,大家也沒太客氣,先是共飲一杯慶祝孫誌偉和囡囡喬遷新居,然後就開始互相敬酒。
溫鍋宴一直吃到晚上,等女人們收拾完屋子大家才分彆離開。
囡囡對於新家十分喜歡,她特意留下來陪哥哥在新家住了一晚,因為過於興奮,晚上睡的很晚,第二天一早差點沒起來床。
等孫誌偉把她送到學校門口的時候,已經遲到了,害的孫誌偉都被老師訓了一頓。
不過,在學校大門口他又一次見到了童老師。
等囡囡被班主任帶進去後,孫誌偉找童老師搭了幾句話,最後因為裡麵已經開始上課,兩人才分開。這是兩人第二次見麵。
-----------------
10月份的時候,學校組織學生們沿大街迎接來賓,那場麵真是太熱鬨了。
從南苑機場沿南苑路,永定門,前門到下榻賓館,沿街幾十裡20萬人夾道歡迎。
因為這種歡迎儀式還是第一次搞,準備不夠充分,大家也就是站著喊喊口號,人數雖然很多,但是內容精彩不足。
不過,至此之後幾乎形成慣例,動不動大規模,動不動高規格,歡迎儀式的內容也開始豐富起來。
後來的歡迎儀式的隊伍,開始按層次,分色彩,形成不同的段落和形狀,有平實有重點,天上彩帶橫幅,地麵摩托開道;
再後來沿路又開始增加紅旗、彩旗、國旗,鮮花鑼鼓,彩帶花球,那是花樣繁多,豐富多彩、熱烈歡快,場麵越來越好看。
最高峰時,曾經動員了100萬人,當時整個四九城也才400萬,也就是說,4個人裡麵就有一個去了現場。
這也是初期,家中不夠自信的表現。等到後麵,來的人越來越多,家裡開始自信起來,外國人也沒什麼稀奇的了。
那時才開始逐漸簡化步驟,大操大辦也逐漸變得稀少,最後甚至要控製接待人數。
不然,人家一來好幾百人,那費用花的就跟流水似的,誰也受不了啊。
這種活動規模的變化顯示出家中的進步,特彆是這一次,也是孫誌偉跟童老師之間感情的進步的標誌。
就在這次的歡迎隊伍裡,孫誌偉所在的隊伍跟童老師帶領的學生隊伍正好相鄰,兩人一邊揮舞花環一邊跟隨大隊喊口號,順便交流眼神。
活動結束後,兩人在回去的路上又相談甚歡。
通過三次接觸,雙方都確定對對方有好感,孫誌偉覺得可以提前培養培養感情了。
當然,在此之前,他還要打聽一下童老師家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