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趙高奉茶,然後坐到了一旁,擔任記錄書吏。
始皇帝看著兩人,忍不住開口,道:“寡人剛回鹹陽,兩位愛卿到來,是?”
“陛下,監國正在整軍,這是臣等擬定的方略,請陛下過目裁定!”
尉繚將奏疏放在了案頭,朝著始皇帝,道:“末將等人覺得,監國的想法很好,但是又有一些缺失!”
“末將與上將軍嘗試著補充了一些,但依舊是有些欠缺!”
“請陛下斧正!”
看了一眼尉繚,始皇帝不由得莞爾,他心裡清楚,這份奏疏既然尉繚與王翦敢拿來,必然是補充的很周全。
要不然,這份奏疏就不會出現在他的麵前。
這兩人隻是給他麵子罷了!
“寡人會詳細的翻閱,到時候,召開幕府朝會,將老六也喊過來,集思廣益,共同完善此方略!”
喝了一口茶水,始皇帝話鋒一轉,道:“太尉,上將軍,寡人這一段時間不在鹹陽,如今軍隊變化極大!”
“這陸軍大學與海軍大學,情況如何?”
聞言,王翦與尉繚對視一眼,不由得眼中露出笑意:“陛下,末將等認為,這才是監國為了大秦軍隊做的最大的貢獻!”
王翦語氣嚴肅,朝著始皇帝,一字一頓,道:“想來陛下也感覺到了,我大秦將校之中,年輕一輩成才的不多!”
“如今大秦的將校,已經出現了青黃不接之勢!”
“在這樣的情況,開設陸軍大學以及海軍大學,可以為帝國軍隊培養出合格的,忠誠的將校,以確保我大秦軍隊的戰鬥力!”
“而且,大秦帝國抓捕土番的行動,也可以進一步的鍛煉大秦軍隊的戰鬥力!”
.......
對於王翦的誇讚,始皇帝並不意外。
他自然是清楚,陸軍大學的大學令是王翦,將校科的編撰是王翦,而參謀科的編撰是尉繚,嬴北埕這是給了兩人名留青史的機會。
而且,有了這一份淵源,他們不僅與嬴北埕交好,更是會給子孫後代,留下餘蔭。
這對於王翦與尉繚而言是有極大好處的。
這也是他們之所以鼎力支持嬴北埕,不惜放棄手中權勢的原因之一,對於這一點,始皇帝看的很透徹。
“嗯!”
點了點頭,始皇帝笑著開口,道:“軍中將校青黃不接,寡人也是意識到了!”
“先不說,上將軍與太尉這一輩,哪怕是王賁與蒙恬,李信這一輩也是將才輩出!”
“但是,老六這一輩,卻沒有一個冒頭出來的!”
“一個王離,一個老六,這已經是極限了!”
這也是當初嬴北埕盤整大秦軍隊,而王翦與尉繚最後選擇同意,並且支持的原因。
因為這樣做,對於他們都是有利的。
這一刻,尉繚也是苦笑一聲,道:“陛下,這些年來,帝國都是為了統一,一切的精力都放在戰爭與統一上!”
“對於後續的人才培養,並沒有跟上!”
“不管是軍隊,還是國府那邊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