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醜一看她糾結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麼,無語白了她一眼道:“先把那家夥逮住,好好問問裡麵的情況,要是有好東西我就自己過去一趟。
你現在有儲物袋,又有元寶在,不用擔心物資又不用擔心安全,到時候你們就先走,我隨後會追上去的。”
傾妍想想確實也是,不過還是有點不放心的叮囑道:“那你也要小心點才行,千萬不要衝動,要是不對勁就不要去,咱們不缺那點兒東西,安全第一。”
醜醜拍了拍她的手,“放心吧,我就不是那膽子大的獸,哪次不是確定有把握了才出手,從來不做那沒把握的事兒。”
傾妍抽了抽嘴角,沒有把嘴裡的話說出來。
也不知道是誰說帶她見識古代的繁華盛世,結果把她帶到這兒來的,還有被香香修理的毫無還手之力……
她們倆這邊說著話,也沒耽誤醜醜盯著那邊,醜醜突然說了一句“出來了!”就閃身不見了。
傾妍想給醜醜傳音問問,又作罷,怕影響它,若是抓住那個黃皮子,應該很快就回來了。
馬車繼續前行,之前走到高處,現在是下坡路,風小了些速度也快了不少。
過了差不多兩刻鐘,醜醜沒有回來,不過傳音到了。
“我在空間裡審問過這黃皮子了,那裡是一個陵墓,它也不知道是什麼人的,就知道裡麵住了不少像它這樣的精怪。
據它說,有蛇,狐狸,狼,還有熊,它們都在裡麵生活了許多年了,不過道行都不高,最厲害的就是它和一隻狐狸。
它們會輪換著出來迷惑人,但沒有傷過人命,就是想要冒充山神要他們供奉而已。
我先跟它進去那裡麵看看,要是真如它說的,我就不動它們,順便看看陵墓裡的東西,有好的就拿回來,沒什麼好東西就算了。”
傾妍連忙回道:“你小心點,也不要全信它說的,萬一它騙你呢,一有不對的地方就把它們都收進你空間裡,你不是說你的空間你說了算嘛。”
醜醜:“我知道,你彆擔心,自保的能力我還是有的,我也看了,它身上確實沒有人命。”
接著醜醜的聲音就消失了,看來是跟著那黃鼠狼走了。
傾妍歎了口氣,她倒是沒有什麼不祥的預感,看來應該是不會有事的。
反正也睡不著了,乾脆就拿出了之前買的布和針線,直接就著靈石的光線縫起被罩來,這個她之前讓那布莊的人裁好了,隻要縫上就行。
一邊穿針引線,一邊在心裡猜測著,這裡的陵墓會是什麼人的,不會也是哪個皇室子弟的吧。
這小隴山有過什麼皇朝呢?
看這附近好像沒有什麼大的城池,若是有過什麼皇朝,就算已經滅亡了,也應該有個遺址一類的吧。
一邊想事情一邊乾活的結果就是,她把四麵都縫上了,等想要翻過來的時候,發現沒有留口。
……好吧,她果然是不適合做女紅。
把後邊縫的這麵拆了一半,然後係結收針,把它翻過來看了看,嗯,還行,除了針腳稀了點,可以湊合著用。
疊起來和針線一起放回儲物袋裡,在腦中叫了兩聲醜醜,並沒有得到回應。
這時元寶給她傳音道:“姐姐,大熊說蠟燭快滅了。”
傾妍這才想到,那琉璃燈雖防風,可蠟燭不禁燒,當然,能燒這幾個小時已經不錯了。
她打開車廂門出去,伸手感受了一下風力,發現風小多了,就拿出了火把點著,直接跳下車快走幾步,把火把插在之前預留的地方,把琉璃燈摘下來。
她的動作很快,期間都沒有讓大熊停車,直接在行駛中就完成了。
帶著琉璃燈跳上車,拿出根蠟燭換上,就又收回了儲物袋裡,等再用的時候就不用換了。
剛再回到車廂裡,醜醜就出現了,傾妍趕緊把車廂門關好,一邊檢查它的身體一邊輕聲問道:“沒事吧?怎麼這麼長時間,有沒有受傷?”
醜醜拍了拍她的手,“沒事,那裡麵就如那黃皮子所說的,就幾隻跟它一樣的精怪,那裡麵可能是因為陣法的原因,比外麵要暖和的多,這山上的動物都在裡麵待著,不過並沒有看到人,那些獵戶也不知道去哪兒了。”
傾妍現在不是很關心那些獵戶,她更好奇那陣法裡麵究竟是什麼樣的,既然醜醜說那些精怪身上沒有人命,那些獵戶應該沒有生命危險。
“那陣法裡麵比外麵暖和?多暖和?像春天一樣嗎?還有那些精怪會說話嗎?那陵墓是誰的?還有……”
醜醜舉起小爪子,“停停停停停,你一樣一樣的來,這麼多問題我都記不住了。
首先,那裡麵比外麵暖和,差不多四五度的樣子,地上也沒有雪,當然樹上也沒有綠葉,像是與外界隔絕了。
那些精怪不會說話,但是聽得懂人話,還能用神識與人溝通,不然怎麼迷惑人。
那陵墓我進去了,應該是一個將軍墓,看裡麵的擺設應該是西漢時期的,裡麵有一塊石碑,上麵的名字寫的是徐涇東,這個名字好像不是什麼曆史名人。
當然,也有可能是這個世界的,跟咱們那邊不一樣。
裡麵的陪葬不多,沒有什麼金銀珠寶,大都是一些武器還有戰馬馬鞍一類的,我都沒動,看了看就出來了。
倒是問出來了一些事情,黃皮子說那些獵戶之前確實偶爾下山去打劫,不過自從那些真的山賊來了以後,他們就不敢再去了,怕和那些人碰上。
那些山賊殺人不眨眼,萬一碰上搞不好就丟了性命。
這些精怪之前沒做過什麼壞事,就是躲在裡麵修行,後來有一次偶然發現可以帶彆的野獸進去後,一到冬天就把那些野獸都給放進去了。
也是這樣一來,那些獵戶到了冬天就絕了生計,才在官道上打劫的,所以其實和它們也有間接性的關係。
還好那些獵戶沒有殺過人,不然它們也要背上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