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沽名釣譽(2 / 2)

王經這才明悟。

在當時,主動辭官或者朝廷征召不應,都是名士們一種增加自身聲望值的慣用伎倆。

而朝廷還偏偏吃這一套,就算你辭了官也得想辦法再給請回去。

那些屢次不應召的,也得再加些人手去請。

“那母親所說的母嚴子孝的好戲,又該如何去演?”王經特彆關心這次沽名釣譽的手段。

“你辭官歸鄉後,吾便大罵你不該身為郡守卻擅自離去,再把你扭送有司衙門,讓他們按律法打你五十大板。”

“什麼?還要仗責於我?”王經聽罷不乾了。

“蠢貨,吾當然會想辦法疏通關係,讓他們的板子高高抬起,輕輕落下,這全部都是演戲而已。”

老婦人冷冷一笑:“到時候,吾便是不徇私枉法的嚴母,而你便是聽從母命甘願受責的孝子,咱們王家的名聲這不就起來了麼?”

“原來如此!果真是好計!好計!”王經撫掌大笑。

辭彆母親後,王經依計行事,在辭官和孝順的疊buff下,以及崔林幕後運作,他果然在士族圈裡名聲大噪。

就連曹爽也不能懲罰於他,反令其官複原職,繼續回江夏當太守。

王經後來靠著演戲博來的名聲,在曹魏官場平步青雲,十五年後更做到了雍州刺史的位置,還給北伐的薑維送去一波人頭。

史稱“洮西大捷”。

隻不過,大敗而歸後靠著名望,王經並沒有受到任何處分。

反而回到洛陽先後擔任司隸校尉和尚書,頗受魏帝曹髦的寵幸。

江夏郡的隔壁便是襄陽郡,往西順漢水上遊看去便依次是新城、上庸和魏興這東三郡。

就在王經演完好戲之後,與漢中直接接壤的魏興郡中,一支由十來艘平底江船組成的商隊正緩緩順著沔水駛來。

魏興最西邊的安陽縣,一隊魏軍以及負責與蜀漢互市的市令、市丞等人正嚴陣以待,等候對這支商隊的檢查。

“來者何人?所運何物?”市令大聲朝靠過來的船隻問詢。

“在下漢中沈庸,”申庸以這個假名字和身份掩人耳目,“帶來的貨物乃是葡萄酒、石蜜以及蔡侯紙。”

說罷,他棄舟上岸,將一疊貨單交到對方手中。

起初,沒有在貨物中聽到蜀錦的名字,讓這位市令頗為掃興。

如今從蜀地運來曹魏的貨物,最受歡迎的便是這蜀錦。

不少南陽、潁川的世家大族還派人囑咐自己,遇到蜀錦一定留下來先讓他們挑選。

“什麼?葡萄酒?石蜜?”市令仔細看著貨單,大驚之下脫口問道。

“沒錯,不過都是蜀中所產,品質不次於西域。”申庸挺直了後背,甚是驕傲。

市令再三確認後,這才緩緩舒了一口氣。

葡萄酒和石蜜之前隻有西域才有,剛才申庸的一番話,差點兒讓他以為整個西域都被蜀寇攻陷了。

“在下這些貨物,是要賣到上庸和新城房陵去的,還請市令多多照顧。”說罷,申庸識趣地伸過寬大的袖子。

市令也十分熟練地將手探了進去,將一塊雞蛋大小的黃金握入掌心。

蜀道衫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