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立雖狂妄自大,還吐槽成性,但能力卻是不錯的。
否則先帝劉備也不會如此器重他。
劉瑤親手將廖立剛才慌亂之中弄掉的竹簡拾起,連同對方已經展開的內容一起閱讀。
發現這十二篇《北伐論》中,儘是設想北伐斷隴成功之後,如何管理好雍涼之地,又如何進一步攻占長安的計策。
“果然沒有選錯人。”劉瑤雖覺廖立有些地方寫得不太切合實際,但整體思路並沒什麼問題。
可以看出廖立的政務能力和謀劃水平依舊在線。
他身為藩王,有自己征辟官員的權力,再次起用廖立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可廖立曾經得罪過那麼多人,如今臭脾氣貌似也沒改。
把這個燙手山芋放在身旁,難免引得旁人非議。
尤其是阿鬥,他那麼尊重諸葛亮,會同意自己起用一個諸葛亮當初彈劾之人嗎?
“廖公這是答應本王出山襄助嘍?”劉瑤露出一絲求賢若渴的表情。
“當然!老夫等這一天已經不能再久了!”廖立欣然應允,豎起大拇指,“殿下慧眼識珠,果真是這世上一等一的大英雄。”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英雄,但此刻,劉瑤就是廖立心中最大的英雄。
薑維在旁見狀,眉頭緊皺,想說些什麼來阻攔劉瑤招攬廖立。
他都能想象到,一旦廖立成為劉瑤的部下,劉禪會如何不滿,而向朗、郭攸之這些當年被嘲諷過的重臣們又會如何憤怒。
就算真要起用廖立,朝中隻有蔣琬這種身份之人來做才最合適。
然而,薑維的好意卻被劉瑤直接揮手拒絕。
“不過,廖公這次出山,還須答應本王一個條件。”劉瑤轉身拉住廖立的雙手,神色極為誠懇。
“什麼條件?”廖立垂下頭來,”除了讓老夫改掉自己的秉性之外,其餘的都能答應。”
看來,他也知道自己傲慢不羈,惹人厭煩。
更清楚自己這輩子也改不了這個臭毛病。
“條件就是,”劉瑤接下來的話令人震驚不已,“廖公來我麾下,不可以擔當任何官職。”?
“不當官?”廖立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剛才還喜氣洋洋的臉上瞬間陰沉似水,“不當官,那還叫什麼請我出山?殿下難道是戲耍老夫不成?”
“不過,我可以征辟你的兒子來安定王府做曹掾,另外由我王府出資,另給他兩千石的俸祿,廖公以為如何?”劉瑤沒有過多解釋,而是直接開出條件。
“兩千石的曹掾?”廖立剛聽也是糊塗,但立刻明白過來,劉瑤這是將自己的前途和俸祿都轉移到他兒子頭上。
再想想自己已年近六旬,就算當了官最多也隻剩十年的奔頭。
不如利用這次機會,把兒子未來的路鋪好。
而且,就算不答應劉瑤,又有什麼用?…。。
難道自己真要老死在這汶山郡不成?
眼下可是他唯一的機會,劉瑤也是唯一能幫他實現抱負之人。
摸著滿是灰白的山羊胡,廖立狠狠歎了口氣:“好,不當官就不當官,老夫能走出這偏鄉僻壤,已經深感殿下大恩大德,夫複何求?”
薑維聽罷眼前一亮,暗道劉瑤真是用的好手段。
如此一來,不讓廖立當官,就不算重新起用於他。
無論是皇帝還是群臣那邊,都可以交待過去。
用其父而封其子,更顯劉瑤政治手腕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