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朝陽領著韓清韻,熟門熟路地邁進報社,轉瞬就到了總編室。
總編姓鄭四十多歲,身形清瘦,黑框眼鏡為他添了幾分儒雅氣質,辦公桌上各類文件資料摞得像小山。
見兩個人進來,他眼睛一亮,臉上立刻綻出溫和的笑意,起身相迎,“朝陽,這位想必就是韓清韻同誌了吧?
歡迎歡迎。”
何朝陽,“沒錯!這位就是韓清韻。
文筆,才情,在圈子裡嶄露頭角是遲早的事。作品能在你們報社發表你就偷著樂吧!
韓清韻同誌,這是鄭總編,也是我姑父。”
韓清韻趕忙上前,微微欠身伸出手,“鄭總編您好,我是韓清韻。”
鄭總編熱情地握住她的手,輕輕晃了晃,“小韓同誌,我才是久仰啊!
你早前那兩部作品,我可是愛不釋手,反複研讀。
文字靈動鮮活,故事感染力十足。
但我沒想到,作者竟然這麼年輕,真是後生可畏呀!
快,彆站著了,咱們坐下好好聊聊簽約的事。”
韓清韻和何朝陽坐在辦公室的小沙發上,鄭總編親自給兩個人倒了茶。
眾人坐定,鄭總編扶了扶眼鏡,“小韓啊,這次約稿呢,稿費初步定在千字五塊。
說老實話,這個價格不低了,何朝陽這小子還不滿意,跟我臉紅脖子粗的。
報社審稿、編排、推廣都有成本投入,這個價在圈子裡算公道了。”
韓清韻微笑,“謝謝總編給我機會,也謝謝何同誌。
千字五塊我完全認可。
能在咱們這麼有影響力的報社發表作品,我已經滿心感激了。”
鄭總編笑得開懷,“小韓這心態,大氣!”
沒有版權糾葛,流程就清爽利落多了,合同已經備好,“來,小韓同誌,這是合同,你仔細瞧瞧,要是沒疑問,咱們就把事兒定下來。”說著,遞過合同。
韓清韻接過,逐字逐句查看,不放過任何細節,確認無誤後簽下自己的名字。
鄭總編也利落地簽好,站起身,語氣輕快,“成了!小韓啊,你倆這就可以去財務科領稿費了。”
鄭總編給韓清韻批了一個提稿費的條子讓她去財務科提款。
兩個人去了財務科,稿費一共兩萬三千五百多。
財務科的幾個人羨慕的看著韓清韻刷刷刷的數錢,就連何朝陽都覺得眼饞。
就他工作了這麼長時間,也沒有2萬多的存款呢。
眼饞的他都琢磨著是不是自個兒也寫兩本小說賺點稿費了。
莫從之那廝要吃軟飯了,找個這麼有錢的媳婦兒。
哈哈,更同情瀟家人了怎麼辦?
結好賬之後韓清韻又去跟鄭總編告辭了之後才坐上了何朝陽的車。
何朝陽,“出版社那邊還要等幾天,你等我消息。”
韓清韻,“沒事,我有點事兒要辦,你把我送到最近的公交車站點兒。”
何朝陽,“你去哪,我送你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