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屍案不好查。
但警方能人多。
側寫師通過犯罪心理和手法,推斷出了另外幾個拋屍點。
分彆是化糞池,垃圾場以及河裡。
有精心挑選的,也有非常隨意的。
比如垃圾場和河裡,就是非常隨意的處理。
垃圾場是因為丟到垃圾桶,被運送到垃圾場處理時,環衛工人篩選出來的。
至於河裡的,是釣魚佬夜釣的時候鉤上來的。
隻有化糞池是精心挑選的。
而法醫從化糞池裡找到了死者的內部器官。
也是經過烹煮的。
其中有子宮。
死者是名女性!
而從拋屍手法來看,凶手應該有強迫症。
“淩隊,你在想什麼?”
中隊的成員見淩嶼在發呆,不由詢問。
淩嶼回神:“我隻是在想,最難處理的部分,凶手丟到哪裡了?”
他望著眼前的寫字板。
上麵密密麻麻填滿了案件的內容。
其中一幅地圖上則標明了幾處拋屍點。
從方位來看,直接橫跨了三個區。
“凶手應該是有交通工具的。”
裝屍塊的袋子雖然不大,但心理素質再好,也不會搭乘公交進行拋屍。
至於地鐵有安檢措施,更不會在考慮範圍內。
這樣一來,凶手要躲過監控就變得很簡單了。
由於找到屍塊的時間不同,淩嶼很難判斷最難處理的骨頭被扔到什麼地方。
而拋屍點整整橫跨了三個區,想要從中找到規律並不容易。
這無疑加大了警方偵查的難度。
中隊的一個人道:“我覺得可能扔在了化糞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