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當時的情況下,霍尋靜就是那個有能力拉動拉杆的人。
他放棄了陳瑜,選擇了其他的人……更多的人。
“他們告訴我,陳瑜最後是笑著閉上眼睛的。”張疏狂一字一頓地說,“但我不理解,為什麼?”
“陳瑜不知道我還在紫星等他嗎?為什麼會為無關緊要的人犧牲?那些人甚至都不認識他……莫名其妙。”
“霍尋靜也是莫名其妙。陳瑜是他的左膀右臂,在他剛建立極光的時候就支持他。他們一直是朋友,甚至是知己。為什麼在關鍵時刻,霍尋靜會放棄陳瑜?”
何枝問,“你沒有問過霍尋靜為什麼嗎?”
“當然問過。”張疏狂停頓一下,說:“霍尋靜回答我,救更多的人,更有價值。”
“五個人的命有價值,一個人的命就沒有價值嗎?他拉動拉杆,讓電車壓向那個無辜之人的時候,不會傷心嗎?不會愧疚嗎?”
“我對於他的答案很不滿意,非常不滿意。”
“所以我想殺掉霍尋靜。然後告訴他:你死了比你活著對我來說更有價值,所以你去死吧。”
張疏狂聳聳肩膀,“沒想到他這麼難殺。我都嘗試四次了,一次也沒成功。”
“你還會去試第五次嗎?”何枝問。
張疏狂回答,“坦白說,我也不知道。霍尋靜總想和我談一談,但我見了他就想拿刀砍他,根本沒辦法冷靜下來。但反過來說,嘗試這麼多次都失敗,我也覺得很累。”
“他們說陳瑜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就是讓我不要恨霍尋靜……”
“神經病,到底誰才是他老婆啊!搞得我像是惡毒正宮會逼死柔弱小三似的。渣男!”
張疏狂痛批陳瑜,又反複罵了幾遍霍尋靜,這才累了,躺在何枝的床上慢慢睡過去。
何枝擠在張疏狂的旁邊,卻沒有絲毫困意。
她反複在想張疏狂說的電車難題,將自己放在“拉杆人”的位置上,想如果是自己話會怎麼選擇。
人的價值究竟以什麼來衡量?是數量還是情感,亦或是這個人本身的社會影響力?如果是五個殺人犯和一個科學家,這道題似乎並不難選。但如果是五個無辜的人和霍尋靜呢?
何枝眨了眨眼睛,想,似乎也不是很難選?
那……假如被綁在電車軌道上的人是她,拉杆人是霍尋靜呢?她會和陳瑜是一種下場嗎?
張疏狂恰巧翻身,睡姿十分不雅地把大腿搭到了何枝的身上。何枝的思路被打斷,把張疏狂往裡麵推了推,這才有了困意。
她下意識地逃避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