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檸喂完孩子奶粉,就抱他去兒童房玩。
民間有句俗語,叫“七坐八爬”。
意思是,一般的嬰兒,正常發育過程是,七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
而這個孩子已經爬的很熟練了。
正好雲檸提前讓管家弄了個兒童房,裡麵沒有棱角,打掃的也很乾淨。
孩子能在爬行墊上,自由自在地玩耍。
為了哄他開心,雲檸還給孩子遞了幾個玩具。
孩子先是衝雲檸笑了笑,嘴裡咿咿呀呀的,不知道在說什麼。
雲檸回他:“都是給你的,隨便玩。”
孩子好像聽懂了,這才挑選其中幾個感興趣的,玩了起來。
雲檸就盤著腿坐在旁邊,整理王嫂帶來的包裹。
她從最底下翻出了幾本繪本。
有0~6個月的,6~12個月的,一歲到兩歲的,兩歲到三歲的。
雲檸掏出符合孩子年齡的繪本,衝他晃了晃:“要不要聽繪本?”
孩子立刻興高采烈的爬向雲檸。
他來到雲檸麵前,又主動坐進她的懷裡,眼睛亮晶晶的。
雲檸覺得這小孩子太聰明了。
雖然不會說話,但能聽得懂。
這可比養小貓小狗,互動感強多了。
雲檸興致勃勃開始給這個孩子講繪本。
她指著繪本上的封麵名稱,認真又輕柔的說道:“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叫,小雞球球找媽媽。”
雲檸指了指旁邊黃色的,毛茸茸的球一樣的小雞。
然後,又指了指旁邊一個體型稍大,羽毛雪白的母雞,對孩子說道:“這個就是小雞球球,這個是小雞球球的媽媽。”
小家夥看了看雲檸,又看了看繪本,主動伸手去翻另一頁,好像迫不及待地要聽故事。
雲檸笑了笑,順勢翻開第一頁,繪聲繪色的講了起來:“一天,小雞球球撿到了一朵四葉草,四葉草非常稀奇,還代表幸運,他特彆想把這朵四葉草給送給媽媽。”
“那麼,媽媽在哪兒呢?快看,那裡有三瓣紅色,好像媽媽的雞冠!媽媽在那裡!”
小家夥瞪大了眼睛,好像十分期待小雞球球找到雞媽媽。
他伸出肉嘟嘟的小手,快速翻開另一頁。
誰知,那紅色的雞冠,隻是一朵紅色的花。
雲檸同樣露出遺憾的語氣,對小家夥講道:“哎呀,原來,那不是雞媽媽的雞冠,而是一朵紅色的花!”
她看了兩頁,就知道這本繪本,是通過生動的圖畫,教會孩子認識整體與局部的關係。
挺有趣的。
對孩子的智力發展很有益處。
於是,雲檸翻開另一頁,繼續講:“沒關係,我們繼續找,快看,那白色的東西,是不是雞媽媽身上的羽毛?”
話落,小家夥再次睜大眼睛,臉上的好奇都快溢出來了。
雲檸被他萌到,也不再賣關子,連忙往下講。
一歲前兒童的繪本很薄,一般以圖畫為主。
所以,雲檸三分鐘就講完了。
最後,她拿著繪本,對小家夥說:“小雞球球終於找到了媽媽,並且把四葉草送給了媽媽。媽媽很開心,親了小雞球球一口,還告訴他,媽媽永遠愛他。”
小家夥似乎聽懂了,也跟著圖片上的小雞球球,露出了幸福的笑。
他主動靠近雲檸的懷裡,嘴巴裡含糊不清地喊道:“a~a~”
“……”
雲檸眉心一動。
雖然隻是兩個咬字不清晰的音節,卻如同重錘一般,敲在她的耳畔。
媽媽?
這個小家夥,竟然叫她媽媽?
據雲檸所知,這孩子之前隻會發爸爸的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