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章 廣宗城內(2 / 2)

漢冠 不吃貓糧 4879 字 3個月前

“正是,在下劉正,見過張將軍。”劉正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張梁,自己是來談判的,又不能罵他逆賊,隻能稱呼一聲將軍。何況因是穿越而來,劉正對黃巾這種農民起義有著天然的親近。

“劉君請!”張梁微微一笑,做了個請的手勢,引領劉正步入廣宗城。身後的那扇阻擋漢軍半年的厚重城門緩緩地關上。

劉正好奇地看著廣宗城內的情形,說來慚愧,他雖然是廣宗縣令,上任了三月有餘,卻從未進過廣宗縣城,心中五味雜陳。

對著張梁苦笑一聲,“在下忝為一縣主君,此次卻是第一次進到廣宗城內。”

張梁聞言,啞然失笑。他上下打量劉正,此人雖然年輕,但麵對自己不卑不亢,而且此等年紀已經是六百石縣令,可謂是青年才俊。不過他姓劉,張梁想來應是宗室子弟,否則如何能夠得授銅印?不過大兄為何要見這樣一人?

劉正對張梁與黃巾軍好奇,張梁同樣也想探明劉正底細,大兄為何想見此人。是以兩人從廣宗南門向張角所住的房舍一路走去,彼此之間聊了很多。

“劉少君原來是盧公高徒,失敬失敬。”一路閒談,張梁已經知道劉正是劉虞兒子,且為盧植弟子。那盧植老兒昨日為何不明說,俗話說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像劉正此等身世,可謂是千金之子了,但依舊敢進到廣宗,此番膽略也讓張梁佩服。而盧植竟然也敢讓弟子以身涉險,卻也值得張梁敬重。

劉正一路行來,隻見小小一座廣宗城池擠了十萬多人。每日吃喝拉撒,使得城中已經彌漫著一股腐臭的氣息,不過此時陰雨連綿、秋風蕭瑟,倒也壓住了些許難聞的氣味。

劉正望著眼前的一切,心中不禁對張角兄弟生出幾分欽佩之情。在這等惡劣的條件下,城中秩序竟未崩壞,仍能率眾抵抗漢軍半年有餘。張角等人雖不習軍務,但還算有些治才。

走在城中的泥路上,兩側房屋破爛不堪,可以看出大部分磚石都被拆下送到城牆上充作武器去了。僅有的幾扇斷壁殘垣上,用石灰寫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等語,但這甲子年即將過去,這天下依然沒有太平的跡象。

城中百姓所住的大都是簡易的窩棚,遮遮秋雨還可以,等再過幾個月冬天來了,寒風暴雪下,這廣宗城內不知要凍斃多少。不過皇甫嵩馬上就要到了,廣宗城已經堅持不到冬日,隻是不知張梁等人是願意引頸死在漢軍刀俎下,還是凍斃在冬日寒風中。

廣宗城內,並無軍務隻是徒耗糧秣的婦孺老弱們破衣爛衫,兩眼無神,如行屍走肉般在街頭徘徊。在劉正看來,他們活著便已經是一件奢侈之事。

而青壯的士兵們也同樣苦不堪言,個個瘦骨嶙峋,與張梁一般無二。劉正知道,眼下已經沒有任何攻城的必要,僅需等一場北風來,漢軍便能大獲全勝。

因為劉正穿漢家官服,戴的銅印黑綬,一路之上幾乎所有人都對劉正怒目而視。在劉正不遠的前方有位幾乎隻剩一把骨頭的老人一手領著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一手正抱著一包東西踉蹌走著,那東西沉重,似乎是糧食之類的。

老人佝僂著身子,低頭看著路,但依舊站立不穩,一不小心不知踩到了什麼,在泥地上摔倒了,濺了劉正一身泥。

劉正連忙上前扶起他,關切詢問是否無事。老人先看了眼孫子無事,又看了自己懷中糧食也無事,才在劉正攙扶下緩緩站起,對著劉正連聲道謝。

正當老人站起之時,卻又猛然退後幾步,再度跌落在了泥地之上,伸出手來指著劉正腰間的黑色綬帶顫抖著嘴唇說不出話來。在看見劉正身邊站著張梁後,才平緩了下來,自顧自地爬了起來對張梁行禮。

劉正愕然搖頭,明白自己在廣宗城裡真的不受待見。但見到老者身邊那男孩在深秋裡隻披著一張破布,連下身都遮不住,凍得一張小臉紺紫。

劉正心中不忍,先是解了蓑衣,脫下自己深衣,想給那孩子披上。但發現自己深衣太長,那孩子穿不下,而且劉正是作為使節來的廣宗,不穿昭示身份的深衣也太不像話,便又脫下內裡的一件皮質短袍想要遞給那老者。

“老者,且給孩子披上吧。”劉正道。

那老人卻不敢接,隻是看著張梁。但見張梁點頭示意讓他接下,才將袍子接住,裹在腋下,領著孫子慌張走了。

張梁看著匆忙的老人,又看著劉正。隻覺得這位家世兩千石的少君與其他人不同。不過據他聽聞劉正的父親甘陵相劉虞是有大德之人,想來劉正也善體下情,心係百姓之人。

“張將軍可是真心請降的?”劉正突然問張梁道。他已經看了一路廣宗城內的情形,知曉了黃巾對漢軍的敵意,他們是不會投降的。

可這城中大多隻是普通百姓,如果皇甫嵩大軍到來,廣宗必然守不住,而若是繼續負隅頑抗,等在廣宗黃巾麵前的隻是一場屠殺。

他已經來到這大漢十七年。雖然出生在鐘鳴鼎食之家,但也見過無數黔首百姓,不過那是囿於時代生產力的窮苦與後世也不可抵抗的天災,並非人禍。而他也一直致力於改善身邊貧苦人的境遇。

說到底,作為一個現代人,劉正可能是這個時代道德水準最高的人之一,他相信天下終會大同,因為他親身見過,他無法對那種即將到來的屠殺視而不見。

“劉縣君為何如此問?”張梁微微皺眉,揣測劉正意圖。

“廣宗守不住了,張將軍還是投降吧。“自進到廣宗,劉正不知已經歎了多少口氣,”這些百姓是因為活不下去才跟著你造反,所以你們更不應該帶著他們去死。吾師盧公仁慈,將軍現在投降還能保下這滿城性命,若是等皇甫義真來了,他在汝南殺得人頭滾滾,屆時這廣宗城隻會玉石俱焚!”

聽到劉正如是說,張梁有些動容,但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張梁看著已經到了張角所在,便先引著劉正進去。

“大賢良師在內,劉縣君有什麼話不如直接與我大兄說吧。”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