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關的守軍不多,僅有一千餘人。
徐榮正是仗著此關險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才敢留這點人守關。他自己則親率剩餘的主力部隊,出關迎擊滎陽方向的聯盟軍。
然而,他如何能想到,他竟然會敗給這群烏合之眾?他又怎會料到,他麾下那一萬五千名身經百戰的步、騎精銳,竟然被全部擊潰?
更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就連他的屍首,也被人當作開啟虎牢關大門的“鑰匙”,從而輕而易舉地敲開了這座險峻雄關。
當劉禪率領騎兵,衝入城內之時,虎牢關內那原本膠著的戰鬥,瞬間發生了變化。
戰鬥的天平轉瞬之間便朝聯盟軍傾斜,城牆上的西涼守軍,望著這支突然出現的騎兵隊伍,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絕望。
夜色下,劉禪手中的禹王槍閃爍著陣陣寒光,收割著一個又一個的西涼士卒。他的身後,那群騎卒也勇猛無比,其聲勢如雷,喊殺聲震天。
西涼軍一時間搞不清楚究竟來了多少敵軍,為聯盟軍的聲勢所懾,心中膽寒不已。又加上一眾猛將的連續衝擊,他們那如紙糊一般的防線,輕易就被捅穿了,士卒們爭相逃命。
劉禪領著騎兵在關內四處衝殺,其所過之處,敵人紛紛倒下,鮮血染紅了整座虎牢關。劉禪知道,現在不是仁慈的時候,他們的人少,一旦讓敵人反應過來,結陣抵抗,那死傷慘重的或許就是他們。
一個時辰不到,虎牢關戰局已定。有了一眾猛將的加持,他們的軍勢簡直銳不可當。
劉禪站在城牆上,正朝著西麵眺望,似乎在思考下一步的對策,他看的那個方向,正是帝都洛陽,數月前帶給他無儘屈辱的那隻囚籠。雖然經曆之人,並非是他,但他記憶與靈魂重塑之後,其深處始終有一道複仇的執念,揮之不去。
“回稟殿下!關內的西涼軍已悉數剿滅!”
“做得好!”
虎牢關離洛陽城實在是太近了,劉禪如今勢單力薄,隻得安排魏延、太史慈兩人繼續追殺潰逃的西涼軍,不得放過一人。
隻有這樣,才能稍微拖延一會時間,防止戰場情報被立刻傳遞給董卓。
“速去聯絡劉備、管亥所部兵馬!”劉備和管亥兩隊人馬與他們一同出發的,相聚不遠,可以作為援兵。
“諾!”兩名傳令兵得令後,轉身朝城外走去。
“殿下,請即刻下令加強城防,整軍備戰!”曹操聽聞還有援兵接應,也稍稍放寬了心。
“孟德言之有理,且安排下去!”如今虎牢關外是援軍,而關內卻要直麵董卓麾下的西涼軍,已無險可守,一旦敵軍來攻,情況將十分危急,隻得早做準備。
曹操拱手應了一聲,領著麾下部眾布防去了。
“雲長!”
“末將在!”
“傳令下去,今夜不得卸甲,且繼續懸掛西涼軍的旗幟!”劉禪看向穿著西涼軍裝束,渾身是血的關羽,朗聲說道。“若有西涼軍的潰兵逃至此處,不得攻擊,且令他們在關外聚集!”
“諾!”
黑暗中的虎牢關雖然看似平靜,但實則暗流湧動,凶險異常。若董卓得知此關已失,必定會親率大軍連夜來攻,到那時,劉禪他們無法抵擋,隻能棄關而逃。
此時,據守在關內的士卒不足兩千,就算是劉禪想守,也完全守不住。
所以他心生一計,索性把戲給做全了,命令那些突襲虎牢關的士卒,繼續保持敵軍的裝扮,又豎起西涼軍的旗幟。這樣以來,沒人知道虎牢關內,到底是聯盟軍,還是西涼軍。
關外,陸續有潰逃的西涼士卒彙聚在城下,有黑夜的掩護,他們並沒有察覺到虎牢關內的任何變化。而且他們都已筋疲力竭,隻盼著逃到後方友軍處,就算安全了,哪裡還有心分辨這些細節。
虎牢關城樓大廳,燈火通明,劉禪與諸將正在堂內休息,積攢體力,以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戰鬥。
不過,令劉禪頗有些意外的是,他們空守了一夜,卻沒有任何意外發生。原來,此時的董卓早被另一處戰場拴住了,根本無暇顧及東麵的虎牢關。
就在滎陽大戰的同時,董卓在平陰津布下五千疑兵,佯裝要北渡黃河襲擊袁紹、王匡所部,而暗地裡卻讓他女婿牛輔率軍三萬偷渡小平津,往黃河北麵進攻,他自己親率五萬主力部隊墊後。
也多虧董卓老賊留了這麼一手,才避免了全軍覆沒。他在平陰津布置的疑兵早被袁紹識破,其大軍的動向也被袁紹軍探知得一清二楚。
袁紹、王匡所部將計就計,在小平津對麵的黃河北岸擺下一道口袋陣,就等著董卓的西涼軍往裡鑽。
毫無意外,牛輔以及他麾下的三萬精銳剛剛渡過黃河,就被袁紹、王匡兩軍團團圍住,幸有郭汜、李傕等人拚死相護,這才殺出重圍。
等他們逃回黃河南岸時,身邊已不足百人,那三萬士卒早已全軍覆沒,或戰死,或投降。
袁紹、王匡獲此大勝,隨即南渡追擊,卻正好撞上前來接應的董卓主力。
兩軍交鋒數次,算是勢均力敵,但袁紹擔心後方有失,隻好放棄剛到手的小平津,而退守黃河北岸。
董卓見計策失敗,也隻得親率大軍固守小平津,以拒敵軍。
雙方就這樣隔著黃河對峙著。
第二日,劉備、管亥兩人各自領著五千步卒趕至虎牢關。
那群彙聚在城下的西涼士卒見有敵軍來攻,紛紛跑到虎牢關下,喊他們打開城門。
這時候劉禪一聲令下,虎牢關上方轉眼就換成了弘農王的旗幟。而關外的西涼軍還沉浸在虎牢關所帶來的安全感之中,突然就遭受到了前後夾擊。
前方,回應他們的是那城樓上方射來的漫天箭矢,而後方,則是蜂擁而來的聯盟軍,這如何不令他們陷入絕望。
最終,剩餘的西涼士卒隻得放下手中的兵器,選擇投降。
有了劉備、管亥的一萬援兵,劉禪的底氣也就足了一些。
陸續有哨探歸來,這也讓劉禪大致了解了周圍的情況。
“殿下,此乃天賜良機啊!”當曹操聽說董卓不在洛陽城的時候,立即起身諫道。
劉禪環顧四周,最後把目光落在了曹操身上。“哦?孟德有何良謀?”在座的諸將當中,要論軍事能力,當屬他最強。
“殿下當立即發兵,奪取洛陽城!”
“殿下,不可!洛陽城牆高大巍峨,當堅守此地,待與盧師本部人馬彙合之後,再從長計議!”劉備當即表示反對,在他看來,就憑這點人馬,要拿下洛陽城,簡直比登天還難。
“玄德豈不知兵家之勝,當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曹操凝視著弘農王身邊這位喚作劉備的年輕人,反駁道。
“茲事體大,不可不察!”劉備也毫不退讓。萬一董卓回軍洛陽,那他們就十分危險了。
“孟德,你覺得若本王此時發兵,有幾成勝算?”劉禪倒也不急著表態。
“不足三成!”曹操如實說道。他不得不承認,目前他們這點兵馬在帝都洛陽麵前,的確不值一提。但隻要夠快,令董卓來不及反應,就有可勝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