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就吃這麼點兒,可是飯菜不合胃口?”崔氏問道。
王珣也看著她。
蘇願搖搖頭,“沒有,是天氣熱的緣故。”
王氏也在一旁說道:“是啊,阿願這孩子苦夏,一到了夏天,飯菜用得都不香了。”
“那一會兒我讓廚房準備一碗蓮子羹,免得睡前餓。”崔氏輕聲道。
蘇願去了內室,晰哥兒這會剛醒,乳母正抱著,見蘇願進來,忙抱著晰哥兒上前道:“小少爺,瞧瞧,是阿姐來了呢。”
而外間,蘇願剛離開,幾人的臉色都沉了下來。
“為何不開倉放糧?”王氏低聲道。
提及此事,王珣的臉色愈加的難看。
王氏見他不說話,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一時間腦中一片空白。
崔氏更是拿起手帕拭淚,道:“老爺今日去糧倉瞧過了,真的沒有糧食嗎?”
王珣皺眉道:“那看管糧倉的主事不知所蹤,我去糧倉巡看……”
頓了頓,努力壓製住心中的怒火,繼續道,“本應裝著黍米的袋子裡,裝的都是麩皮。”
“這可如何是好?”崔氏一下子就急了。
王珣之前就提出一邊開倉放糧,一邊等待朝廷的賑災銀子,但刺史大人卻遲遲不同意。
他便覺得事情不對,本想著今日去找李主事,卻被告知李主事昨日便告了病假,但他去往李主事家中,卻並未瞧見李主事,竟是連李主事的老母和妻子兒女都不在府上,那時他便頓覺不對,急忙往糧倉去巡查。
竟是沒想到,糧倉之中,竟無一粒糧食。
他身為知府,有逃不了的責任,即便不殺頭,也是罷官流放。
王珣當時在糧倉之中,一袋袋地打開,見裡麵都是麥麩和砂石的時候,他的後背被冷汗浸濕卻毫無察覺。
可他卻不敢聲張,他來青州府時間短,尚未站穩腳跟,卻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如今就隻能將希望寄托在朝廷的賑災銀子和糧食上了。
算算時間,若是順利,他的奏折早在半月前,就已經出現在聖上的案牘上了。
第一封奏折毫無音信後,王珣就多留了心眼兒,之後的奏折照樣寫,卻也偷偷地讓心腹之人送了一封回安林。
確保能安全無虞地送到陛
王氏臉色蒼白地坐在椅子上,一時間竟也說不出什麼話來。
崔氏默默地流著眼淚,並未哭出聲來。
王珣沉著臉,卻是最為冷靜的,這個時候,他是男子,若也表現得慌張無措,隻能讓妻子和妹妹更加的擔憂。
蘇願雖是在裡間逗弄著晰哥兒,卻也一直豎著耳朵關心著外間的情況,雖聽得不真切,但隱約聽到什麼糧倉、麥麩之類的話,前後一聯係,便也猜到了大半。
“舅舅,可有聯係附近的糧倉?”蘇願緩步走了出來。
幾人的目光頓時都落在了蘇願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