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巫山裡麵的30多萬軍民,已經完全撤離出來。
5000口大鍋日夜不停熬煮的米麵,也讓這30萬軍民,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按照原定計劃,葉驍讓驍勇騎,還有平川府,西康府,以及延康府的守軍,沿途護送,用了三天三夜,才把這30幾萬軍民,遷至已經荒廢的濉河縣中。
好在,這裡雖然曾今遭受了藩兵的屠殺,但是房屋,城牆,卻保持的還算完善。
在葉驍調集過來的物資幫助下,劉洪慶率領這30幾萬軍民,大家一起修繕城牆,房屋,用了整整十天的時間,終於在濉河縣,紮下根兒來。
這段時間,葉驍除了派人送去的糧草,物資,還送來了耕種需要的種子,農具,以及一應日常所需的物品。
讓劉洪慶率領橫穿巫山的這30幾萬軍民,總算有了一片可以安心修養的棲息之地。
劉洪慶也按照之前與葉驍的約定,30幾萬軍民,除了平日裡修繕房屋,城牆,以及日常耕種之外,每日都會額外挑出一個時辰的時間,來對大家進行訓練。
“檑木,滾石,火油,是駐守城池,最關鍵的三樣物品。”
“想要守住我們腳下的土地,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會戰鬥。”
訓練之餘,劉洪慶還專門根據濉河縣的地形,在原有的城牆基礎上,進行了加厚。
不僅如此,他還讓人就地取材,在城牆外麵加建了許多便於防守的甕城。
用劉洪慶的原話來說,這些甕城,就是保障他們安全的一道至關重要的生命線。
有了甕城的保護,濉河縣的城防,才能堅持的更久。
這一係列的守城思路,劉洪慶在實施之前,全都事無巨細,彙報給了葉驍這邊。
同樣也得到了葉驍的高度讚賞。
甚至很多守城的方案,還被葉驍擴散到了周邊的縣城當中,讓他們有樣學樣,增加自身的防禦能力。
…………
時間一晃,又是一整個月的時間過去了。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南疆叛軍在西藩諸國的幫助下,重建起了在渝南道內的物資供應,並且將這些物資,源源不斷補充到了皖南道中。
“有了這一個多月準備的物資,就算西藩諸國,再次切斷我們的補給線,我們也能堅持上兩三個月了。”
究其根源,還是在西藩諸國這次,在西川道葉驍的手中,損失不小,急需南疆叛軍的力量一起拱衛渝南道。
南境皇索性利用這次的機會,瘋狂增加自己在大雍腹地當中的補給。
同時,又在已經拿下的皖南道和渝南道中,招募新兵,用於皖南道邊境地區的防線駐守。
“陛下,那些藩人請求我們合兵,一起攻打西川道的書信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