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孩突然跳出來,調皮地說:“helloJack,IaRose。”
王慶文驚訝地看著這個女孩的絕美,女孩擁有著一頭金黃色的波浪般卷發,皮膚白皙而光滑,仿佛經過精心雕琢的瓷器,透出淡淡的紅暈,在燈光下顯得格外迷人。
胖大媽用俄語笑著說:“伊娃,回到隊伍中去,你這個調皮鬼。”
北江大街是北江市最古老的一條街道,北江市原本是鬆花江畔的一所村子,最初是滿族人生活的村落。到清末時,由於沙俄不斷蠶食東北,清政府終於開邊移民,許多百姓湧入東北地區。
彼時大量百姓來到此處,沿著村落建起了民居,最早的北江大街便就此建成。後來,日俄戰爭爆發,俄國人在東北大量修建鐵路,並將北江當做鐵路中央車站。俄國人覺得北江是東北北部重要交通樞紐,於是在北江市大建特建,北江也迅速從一個村落發展成為一個城市。
沙俄被蘇聯推翻之時,大量沙俄貴族紛紛逃入華夏東北,他們選擇在北江市生活,還試圖從東北反攻回去推翻蘇俄政府,結果自然是一敗塗地。
當時沙俄貴族主要生活在北江的北江大街兩側,他們依照過聖彼得堡的建築風格建設北江大街,導致此處如今成為最具有俄國風格的旅遊景點。
新華夏共和國建立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北江市政府將北江大街規劃為十裡步行街,一直延伸到鬆花江邊的防洪紀念塔,如今長度已經遠超十裡,達到十公裡了。
北江大街步行街和建設路步行街不同,建設路步行街存粹是因為學生太多,先前出過很多次交通意外和交通堵塞。市政府為了一次性解決麻煩,乾脆不允許機動車進入建設路,導致建設路成為有名的步行街。
而北江大街的兩側景色優美,且備好成為世界第四大藝術之都的北江市,數萬名音樂愛好者喜歡在北江大街展示自己的藝術能力。
王慶文帶著俄青女排隊員們下了大巴車,來到北江大街的時候,恰巧遇到有人在一所咖啡廳的二樓陽台上拉小提琴,俄青女排隊員們非常驚訝,因為小提琴曲是俄國名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一曲演奏完畢,眾人歡呼鼓掌。
小提琴家為了感謝俄青女排,又演奏了一首小提琴版的《喀秋莎》,俄青女排隊員紛紛跟唱起來,青春洋溢漂亮大方的俄國姑娘讓半條街道熠熠生輝。
王慶文跟娜塔莎站在一起,她說這些小姑娘才十五六歲,活潑歡樂,正是整天沒有任何憂愁的年紀,歡樂一些就歡樂一些吧。
小提琴家開心不已,又拉了一首舞曲,俄國青年女排之中,最漂亮的伊娃居然勇敢地走進場中央翩翩起舞,其他女孩鼓掌立即為其伴奏,還大聲地加油。
伊娃跳舞開心了,她忽然向王慶文伸出手來,邀請他一起跳舞。她大而明亮的眼睛,深邃得如同夜空,充滿了神秘和魅力。她的嘴唇紅潤誘人,微微上翹的嘴角透露出溫柔和親切。她的身材高挑苗條,體態優雅,無論是站立還是行走,都散發出一種青春與活力。
“好漂亮。”王慶文都忍不住讚歎,按照華夏人的審美,俄國遠東的美少女簡直不要太符合大家心中紅顏禍水的形象。
“kpaknтanaльчnk,пoтahцye?”伊娃的聲音雖然也很動聽,但有點配不上她天使一樣的麵容,算得上是女孩唯一的缺點吧。
王慶文雖然聽不懂她的俄語,但立即理解她想邀請自己跳舞,他自然不會跳舞,尤其是俄國舞蹈。但此時此刻,王慶文不能給華夏爺們丟人,於是他勇敢地跳進場,胡亂跳了起來。
王慶文的舞蹈可以理解為又難看又勇敢,眾人看得哈哈大笑,但也為他的勇敢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