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慈按著黃嘯卿的話,告訴那少年,李朝之所以幾代生不出王室子嗣,一是因為漢陽氣脈偏移飄虛,二是因為那氣脈已然影響到了坐在王宮的正主的正陽之氣。
道慈與枯骨通話的神事,以及他在大明時的事跡,那少年也已一一聽說,當即請求眼前的神僧為他做法,並教他破解之法。
做場法事不是難事,被要求破解之法也是在黃嘯卿的預料之內。這正是賣參給李倫暢的大好機會。
道慈大師手中的那根被他開價一條街的人參,又被黃嘯卿翻了三倍的價格賣給了李倫暢。
黃嘯卿說得沒錯,天底下再也沒有比國王,這個更好的買家了。
再說回來,道慈也沒覺得是誆騙了這位少年國王,在他這個老法師的眼中,李朝那些濫大街的人參,根本不能稱之為人參,拿來燒菜都覺得蹩腳。
李倫暢若是用道慈的這根參補了身子,到時就不是發愁生不出子嗣了,而是發愁記不住成群的孩子的名字了。
道慈在黃嘯卿之前就起程離開李朝了。
所有與商談有關、無關的人,都行進在自己的軌跡上了。所有預料中、預料外的事,都將在今日紛亂複雜地上演。
李正勳進入商談大帳之前,還在想,若是見到了李倫暢那個小子,他該如可應對。若是騰王偏幫李倫暢,他又該如何。
可直到進了大帳,他的那些腹稿準備全都沒了用武之地。
大帳內設了一麵屏簾,李倫暢坐於屏簾之後。隻能從光線射在屏簾上的輪廓看到那小子的身影。
李正勳冷哼一聲,黃口小兒,連與自己麵對麵商談的勇氣都沒有,如此沒有底氣,看來這場商談自己完全可以壓製住這個小小年紀的侄兒了。
騰王也並沒有讓李倫暢開口的意思,就讓他在屏風後杵著,也不向李正勳引見。李正勳便也當沒見到這個侄子。
與太子、騰王見了禮落座後,三個人都好整以暇地等候著上茶,待候著對方先開口,誰也不想先成為靶子。
騰王一招手,一個兵士替李正勳斟了一杯茶。騰王一幅驕傲的神色:“這是皇上親賜的貢茶團餅,請慢品。”
李正勳眼睛飄了飄那茶色,清亮碧綠,香也確實是香,可也不用連茶也拿來嘚瑟啊。
他也一揮手,從隨他而來的侍從中上前來三四人,每人都雙手捧著一些茶具,皆恭敬地跪在那兒,李正勳指著那些人和茶具道:“我朝的茶文化考究精。深我特意帶來,獻於騰王與太子殿下的。”
騰王與太子對視一眼,什麼李朝的茶文化?那些東西哪一樣我們不是早就有了?你們學去了,就全說成是你家的東西!臉皮還真不是一般的厚啊!
兩人想著自己計劃的一部分,將李正勳拖在這裡時間越長越好,便也不揭穿他的不要臉的說法。騰王點了點頭,示意李正勳可以開始表演。
侍從們開始茶藝流程。李正勳身後的兵士中,一人稍稍抬起眼來。一絲不落地盯著那些侍從洗茶分茶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