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13米,核潛艇的直徑也13米,這樣肯定還是會有凸起,畢竟導彈得放兩排,圓形截麵就得變成矩形才夠用,外麵再加個非耐壓殼,就妥妥地滿足需要了。
秦川皺起來了眉頭。
“秦工,你有想法?”張老在介紹的時候,一直看著秦川,畢竟會議室裡的其他人已經聽過這個方案了,隻有秦川是第一次聽。
“那個……這樣設計的話,我們的這款核潛艇,排水量怕是會突破兩萬噸吧?”
攻擊核潛艇一般就是幾千噸的排水量,彈道導彈核潛艇一般就是接近兩萬噸。
超過兩萬噸的也有,不過很少,類似於台風級那種四萬多噸的水下怪獸,更是僅此一種。
“沒錯,按照這種設計,我們的排水量大概在兩萬兩千噸左右。”張老感慨,這個秦工果然是個能人,核潛艇都很精通。
“那我們的核潛艇反應堆,恐怕不夠用吧?”
三十節的航速屬於標杆,不管水麵艦艇還是水下艦艇,一般都以這種航速為標準,不過,也有很多達不到。
國產的09I核潛艇,彆看排水量就是四五千噸而已,但是最大航速隻有25節,畢竟核反應堆功率太小了,到了09III,排水量五六千噸,最大航速隻有26節,因為它的核反應堆也隻是在09I核潛艇核反應堆上改進過來的,隻有五十兆瓦而已。
看看來陽廠的核電站,拆老毛子的二手核潛艇改裝出來的,裡麵是2台各72兆瓦的VM-4P壓水堆,總功率接近150兆瓦!
“是啊,如果用現有的核反應堆的話,哪怕上兩座核反應堆,最大航速估計也不會超過20節。”說起這個來,張老有些為難:“你有什麼辦法嗎?”
“有。”
張領導睜大眼睛,開會先說核潛艇,其實是想要讓秦川過過癮,雖然不能造,但是至少也接觸了這個項目不是?沒想到秦川居然還能提意見!
“快說!”
“首先,我們根本就沒必要用雙殼潛艇,畢竟,我們又沒有在北冰洋穿破冰層上浮的需要。”秦川說起來了自己的設想。
西方的核潛艇都是單殼,也就是外麵一個鋼殼,裡麵就是生活區,萬一這個殼破了,裡麵的人就聽天由命。
老毛子的潛艇是雙殼結構,相當於裡麵多了個內膽,這個內殼是耐壓殼,艇員生活在裡麵,外麵還套了一個非耐壓殼,下潛之後,兩層之間是海水,所以,撞了外殼無所謂。
在冷戰中,老毛子經常會玩瘋狂的伊萬,撞了也不怕,就是因為兩層殼。甚至魚雷都不怕,比如奧斯卡級核潛艇,兩層之間有四米多的海水,魚雷在外層炸了,內層也不受影響。
但是兩層殼,必然會導致排水量大大增加,這就需要強勁的動力,老毛子有,咱們沒有啊!
“咱們用單殼?”張老開口問道。
“不,咱們用單雙殼混合結構,前麵單殼,後麵雙殼,既降低了排水量,又減少了噪音,後麵稍稍設計凸起就能解決導彈的裝載問題。”
單殼排水量小,雙殼適應性好,有沒有折中的方式?
當然有,單雙殼混合!
曆史上,老毛子的677型潛艇是第一款單雙殼混合結構,和之前的基洛級相比,排水量不變,內部空間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
“按照這種設計方式,我們除了能搭載同樣的裝備之外,排水量還能降低五千噸,一萬六七千噸的排水量,可以讓潛艇動力不足的問題大大緩解。”
秦川繼續介紹:“第二個方式,就是研製全新的核反應堆,單堆熱功率至少要達到一百五十兆瓦。”
“我們……”張老有些為難,你以為這麼容易嗎?
“我們想要快速地完成研發,最好還是去找老毛子。”秦川說道:“老毛子的VM-5型核反應堆就不錯,單堆熱功率190兆瓦,咱們要是能把這種技術搞到手,那咱們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也能在水下飆到30節以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xiaoshubao.net。小書包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