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戰役持續時間並不長,卻是在三國皆掀起了一場風暴,也是那場戰役,讓天下都為那位少年將帥側目,甚至他們在座亦是有不少人,在得到消息後,暗暗惋惜。
而那場以少勝多的戰爭,自此後也被奉為了經典。烏衣年少,初展頭角,便黯然隕落,多少人在慶幸的同時,深深扼腕。那人雖逐漸淡出了視線,卻也隻需一個契機,就能讓人想起。
“昔日那戰確實讓人佩服,殿下不如細細說明原因,也好讓我等知曉你的判斷因何而來。”眾人想到那場戰役後,對寫意的語氣明顯和善了許多。從軍之人的敵意來得快,去得也快,於他們來說,隻要是英勇之人就值得敬佩,不分國界。
“本王機緣巧合之下曾去過扶風城,那裡地處平原,物產富饒,雖是南漓的經濟重地,卻稱不上軍事要地。更何況扶風位於南漓的邊境,若有大批援軍早已馳援前線,想必湊不成足夠的兵力能對日晞一方造成威脅。”
聽得寫意的這番話,不少將領都已忘記了身處何境,直衝到了地圖麵前,對著扶風所在地指指點點,臉上頗有讚成之色。
在場都是老將,因此他們皆知對地形的掌握,能給戰爭的勝利帶來多少的勝算。見寫意對南漓地理境況,說得頭頭是道,也不由收起了臉上的輕視,甚至還有不少將領,已然為之前對寫意的輕視而麵露尷尬。
“除了意王的意見外,諸位愛卿可還有其他不同的想法?”雲晞雖也同寫意一樣的看法,卻也不願此刻將之說出,她是君王,君王隻需懂得如何用人就好,若是凡事皆親曆親為,那恐怕未及天下初定,她就要因過度操勞而駕崩了。
“微臣讚同意王殿下的想法,隻是此事到底僅是猜測。微臣的意見是做兩手準備,既提防扶風設伏,也要留一手以備後患。”說此話的卻是杜若,他在一旁靜靜地聽了許久,到得此時方才出聲。
有不少人暗自嗤之以鼻,覺得他不過是馬後炮,這番話現在誰都說得出,可寫意卻是微微一詫。
料說杜若現下也該知道了他借了他一件衣裳,如此不生氣也罷,竟還能附和他的說法。這看似簡單,卻足可以說明此人心機甚深,能忍常人之不可忍,所圖也必定較之常人大得多。
“杜愛卿此言甚是,朕看我方便先做兩手準備,到時再隨機應變,如此想必也能將風險降至最低。”雲晞淡淡地掃了一眼杜若,見他麵色不變,也隻是一笑。
她現在倒是好奇,他的底線究竟是什麼,這般不遺餘力地幫她謀江山,難道就不怕到頭來她實力太強,而導致他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嗎?還是他真就有如此自信,可以穩占上風呢!
見雲晞都這麼說了,底下的其他將士,瞧不出她到底在想什麼,也隻能附議。不過還是有不少人暗暗氣憤,覺得場麵話都讓杜若給說了,功勞也沒輪到他們一分,這心裡自然而然地對杜若便多了一層隔閡。而這結果,倒是連雲晞都沒意料到。
“既然眾愛卿都讚成杜愛卿的想法,那這事就按此辦,你們亦需時間妥善安排,朕也就不耽誤你們了,這就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