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靠我的刺激是不行的,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已經開始沒有以前那麼積極亢奮了,不是所有人都會一直積極向上的,要想讓軍隊的物資更充奮,是不是需要更多的糧食?”
“是!”
“糧食是不是需要更多的人和田來補充的?”
“是!”
“那現在絕大多數人都已經能夠喂飽自己,也能夠積攢一年左右的糧食,決定休息有沒有錯?”
“沒錯!”
“可是,休息就意味著我們交州整體的節奏都會慢下來,絕大多數人也都會慢下來,覺得夠用了,你說是好還是不好?”
李昭的話把趙靜茹給問懵了。
她
從未想過這些看似淺顯但不好懂的問題。
因為這種問題不管怎麼回答,其實都是正確的。
慢下來有慢下來的好處,快有快的好處,要放在不同的環境中評比。
如果是放在如今的交州,未必不是好事。
但如果放在未來,或者是四年後開啟國戰的情況下,這就不是好事了。
即便是李昭都不能阻止這一進展!
因為他也覺得,統一是更好的歸宿。
那麼,統一便要戰爭。
戰爭消耗的就是人、錢、糧!
沒人就要計劃生育!
沒糧就要人種!
沒錢就要人賺!
一旦這些人家裡的孩子多了,哪怕是有獎勵的錢財也是不夠的。
頂多就是讓女子在家帶娃的時候少了一部分的負擔。
多一口人便多一張嘴,耗費的錢財就不是簡簡單單的1+1那麼回事了。
家裡的孩子越多,人便不可能閒下來。
因為全家的吃喝拉撒都落在了這個人的頭上。
他能慢下來嗎?
不能!
他能享受嗎?
不能!
他得奮鬥,得種更多的地,做更多的工作賺更多的錢。
孩子們的出生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本質就是消金窟!
他們不消費,市場如何運轉?
如何發展?
因此,李昭的計劃生育考慮的不單單隻是人口,更是和當地的糧食、財政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都密不可分的。
交州的人是幸福的,但也是不幸的。
因為李昭布置的局讓他們不得不一直奮鬥,一直前進。
他們可以休息,但一定不是現在,最起碼也要等國家一統之後,一切開始步入正軌。
那時,整個國家將會過渡到另外一種狀態。
而這樣的時代還很遙遠。
李昭能和趙靜茹說,但一定不會和彆人講。
他就算講,也隻會講好的一麵。
一個合格的領航者,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