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太後無奈地搖搖頭:“你呀!總是讓人不省心。”
這時,蕭墨寒開口說道:“母後,兒臣打算冊封蕭夜宸為太子。”
衛太後點點頭:“哀家聽說了。皇帝,你心中可有分寸?”
蕭墨寒鄭重地回答:“是的,母後。朕認為蕭夜宸是老大,有成為太子的潛質。”
衛太後看著他,提醒道:“哀家隻是問問,既然皇帝心中有數,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不過,這冊封太子之事並非小事,還需慎重考慮。”
蕭墨寒點頭應道:“母後,您放心,兒臣會處理好這件事。冊封的日子定在了他們的百日宴當天,一切事宜都已交由禮部著手辦理。”
衛太後滿意的點了點頭,“皇帝計劃好就行,哀家的大孫子,馬上就是皇太子了。”
衛太後又推了會小車,哄了會孩子,就帶著劉嬤嬤回去了。
蕭墨寒摟著她,“馬上到了春闈,這次春闈考試,我讓嶽父當主考官,方便了解公孫策的是否前來應考,同時也防備再次出現舞弊事件。”蕭墨寒輕聲的告知他的安排。
“夫君安排就好。”蘇玉兒靠在他的身上。
隨著齊王與盧丞相的黨羽徹底倒台之後,原本作為吏部尚書的柳慕之,也跟著流放了!
蕭墨寒前幾日才確定蘇寧浩作為此次春闈的主考官,同時大力實行科舉製度,吸納大量的寒門子弟進入朝堂。
縱然是出身寒門的才俊,都有機會登上高堂,這無疑不是一步登天的好機會。
這段時日京城熱鬨非凡,都是各地前來京城赴考的考生們,還有提前一兩個月就到了的,也有提前半年就住在京城。
這一日
天還未亮時,京城東城南麵的貢院大門外早已人頭攢動,成千上萬的考生們早已在此等候。
此次恩科會考,機會難得。
無論是朝廷的官員,還是趕來應試的考生,都十分重視。
此次,朝廷派大臣蘇寧浩前來,當此次春闈的主考官。
此時,天色已漸漸亮了起來,陽光明媚,更是迎來了久違的暖意。
貢院大門外,走來一群官兵,他們拉起了長長的警戒線,百步之內,任何閒雜人等一律不得靠近。
四周陪同應考考生前來的家人們,及看熱鬨的百姓們都圍在遠處,不停的望著貢院裡的情況。
考生們的家人緊張的張望著,這是考生們唯一的出路,都壓在這條獨木橋上。
不多時,走出一隊侍衛,隻見他們高聲喊道:“時辰已到,考生入場!”
唰的一聲!空地上的人都已圍了上來。
這會試乃是金盛王朝的國考,容不得出半點疏忽。
進入貢院的唯一入口處,侍衛們維持著秩序,督察院的人監督著,貢院的官員負責學子入院的檢查。
“所有考生,將文解、家狀等物出示一下。”最前麵的侍衛喊道。
所謂的文解和家狀,就是戶口本和介紹信。
費了好長時間,還有許多考生未進入考場。
“下一位,姓名,年齡,籍貫!”
記載的侍衛連頭都沒有抬起,直接喊道。
“公孫策,年三十五歲,西豐城人士。”隻見一位清瘦高挑的書生緩緩的說道。
此時,記載的侍衛,抬起頭看向公孫策,“公孫先生,你怎麼又來了?”
四周的考生們也議論紛紛……
“這公孫策怎麼又來了?每次都不讓他進入考場會考。”
“就是啊!也不知道得罪了誰。”
“誰願意放棄會考,此次春闈屬於恩科考試,能有這樣的機會,他自然也不願意放棄。”
“那就看看他能否進去,唉!”
正所謂,寒窗苦讀十餘年。
不就是為了今日出人頭地嗎?
可是有的人,連踏上這條路的機會都沒有。
就在這時,人群裡走出一位身穿紅袍,手拿一把折扇的公子。
“九皇子,有何安排!”一旁的侍衛恭敬的問道。
九皇子露出那張無比英俊的笑臉:“按照正常流程,核對好信息後,將人放進考試。”
隨即,他轉過頭對公孫策說道:“祝公孫先生春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