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少林寺電影(1 / 2)

王建軍的電器廠在大領導幫助下審批的非常快。

他新注冊了一家新公司作為香江那邊的分公司。

業務主要包括廚房家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及各類小家電為主的消費電器業務。

雖然現在國內已經開始有一些生產家用電器的公司。

但那些公司生產的大都是一些簡單的家電。

在這個連電風扇都還沒普及的年代。

王建軍的公司還是很有競爭力。

要知道他香江那邊的電器都已經出口到國外去了。

他第一批要生產的電器是洗衣機還有冰箱和彩電。

因為有了第一次的合作基礎,王建軍乾脆將一些零件外包給軋鋼廠生產。

至於那些電子元器件國內生產不了的就從香江那邊運過來。

他的新工廠主要做組裝。

王建的工廠都還沒建好,大領導那邊就派人來詢問能招多少工人。

王建估算了一下產能,最後放出了三千人的用工名額,並保證工資待遇和國家的八級工製度接軌。

這個數字讓大領導很高興。

最後他直接拿走兩千人的名額,當然大領導也表示不會隨便安排什麼爛魚臭蝦進來。

那些都是插隊回來的知青,都是一些高等院校的知識分子。

再不濟也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技術能力。

至於剩下的一千人名額,王建軍乾脆拿出一半給街道辦那邊做人情。

剩下的才是對外招聘。

雖然崗位被預訂了大部分。

但王建軍也不擔心最後會來一堆的二世祖。

那些二代們自然有父母安排更有前途的工作。

這個年代雖然工人階級還是有一定地位。

但是肯定大不如前。

最明顯的就是市場上工位的價格直接降了,以前一份正式工可以賣個八九百上千。

現在也就剩個七八百。

新工廠還需要建一段時間,王建軍剛好閒下來,結果沈初夏就找到他說有部電影想讓他負責。

“少林寺?”

王建軍回想了一下時間,這會已經是81年。

印象裡少林寺好像是80年拍的,一直拍了倆年才拍完,算得上是這個年代大製作的電影。

也不知道這中間出了什麼變故居然延遲了。

“香江辦的主任廖公找到我們的,他本來是想找長城、鳳凰、新聯他們三家電影公司來拍,但後來看了陳龍和李小龍的電影就想著讓我們試一試。你看看要不要拍,聽說是要去內陸實景拍戲。”

聽到這個消息的王建軍也來了興趣。

“接,必須接!這可是咱們星辰影業進入國內市場的好機會。”

王建軍沒想到香江辦那邊會把拍這部電影的任務交到自己手上。

在原來的曆史上。

少林寺這部電影是香江辦主任為了扶持愛國電影公司特地讓長城還有鳳凰這幾家電影公司拍的。

剛開始還是新聯影業先接下這個任務。

隻是新聯影業不爭氣,拍出來的效果不理想。

後來換了長城影業重拍。

而長城影業也是不負眾望,直接力排眾議在內陸選角。

結果讓他遇到了了功夫皇帝李連傑。

那時香江人對於內陸的電影一直都不待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