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芯片的專家?”
大領導有些意好奇地看著王建軍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問。
“是的,當然不僅僅是芯片方麵的專家。像機械專業、能源專業、材料專業這些方麵的人才我都需要。”
“小王我能問下,你一個采購員要這些人乾嘛?”
王建軍看了一眼陳老頭隨即說道:
“大領導,這事本來也就我和陳叔知道。不過我覺得如果是您,我是願意相信的。您也知道我之前娶了一個媳婦是資本家地女兒吧。”
大領導點點頭,之前陳老頭找他幫忙的時候他也知道些事情,他本人的立場對那些資本家並沒有太多的政治歧視。
“實不相瞞,我那媳婦當時是跑到香江去了。她家有在香江的親戚,現在正是投靠在她親戚那邊。”
“哦,香江嗎?現在去那裡確實比較安全。但這和你要這些人有什麼關係?”
“大領導,我媳婦和她的親戚她現在正計劃著在香江投資建一家電子廠。目前她急缺這方麵的人才。我就想著國內不是有挺多這方麵的專家現在被打倒了。與其讓他們去掃地還不如讓他們去香江搞研究,這樣也是避免浪費人才。”
王建軍其實早幾年就想著要搞芯片了。
這玩意兒肯定越早布局肯定越好。
攀科技樹這種事情最需要的就是時間和人才和金錢。
時間他不急,資金他現在也充足。
目前急缺的還是人才。
這種事情隻能委托專業的人來做。
王建軍也試過去挖其他國家的人才,但這路子根本走不通。
最後他就把目光盯在了國內。
王建軍知道這個年代可是有一個口號,知識越多越返洞。
那些高校裡稍有成績的教授、科學家幾乎全被打倒。
然後被送去掏大糞、掃大街、開荒種地等。
這些人很多都是在國外學成歸來想要報效國家。
誰能想到最後會是這樣的下場。
所以與其讓這些人浪費一身所學,還不如把他們打包了送去香江幫自己研究生產芯片。
大領導聽了這話臉色很是古怪地看了一眼。
那表情就仿佛在看一個異想天開的傻子。
“小王啊,這事不是我打擊你。雖然我對芯片這種高科技的東西不是很理解。但我也知道這東西很燒錢和時間。咱們國家目前在這塊也投入了很多時間和金錢,就這還是和國外的有不小差距。”
大領導這話倒不是潑王建軍冷水。
華國其實在五十年代已經開始芯片的研究。
隻是礙於技術的封鎖,這些年發展的並不順利。
整個過程可以說是磕磕絆絆、走走停停、荊棘叢生。
加上這些年人為的破壞攪局,芯片這方麵的研究直接就被中斷了。
目前國內最新成果是65年的接觸式光刻機。
精度也隻是在微米級,和後世納米級甚至不在一個級彆。
王建軍知道現在自己就要製造芯片有些異想天開。
他也沒想過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