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齊齊的英文,讓公司的高層們都認真地看了起來。
“可算是發過來了,不管騰達提出什麼樣的條件,我們都必須接受!”
“和騰達合作,那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必須把握住!”
“要是騰達真的進入到我們鷹國市場,我們的機會那可就來了!”
“這麼多字,看上去誠意很足啊!”
幾人興奮地將這份文件轉發隨後興奮地看了起來。
不過看著看著,他們的聲音漸漸小了下來。
周圍的空氣也安靜下來,靜得連一根針落在地上都能聽到。
過了好久,終於有人開口。
“他們這個條件,是不是過於苛刻了?”
“安裝設備的錢要我們出大頭,得到的利潤由他們拿大頭?”
“我們又不是沒有相關的技術!”
“這個基本上就是要由我們來承擔這個建設費用了啊!”
“如果真的按照騰達的這個方案來合作,就算能賺錢,那也得等到幾年以後了吧?”
“這個回本周期他長了,總不能這幾年裡,我們在這喝西北風吧?”
他們臉上的神情不再同之前那般興奮。
每個人的臉上,都是落寞的神情。
騰達的合作條件,他們實在是難以接受。
甚至都不需要詳細去算。
“要不再和騰達談一談?他們的這個要求,我們實在沒辦法接受啊!”
“我感覺沒那個必要,這個條件何止是我們沒法接受啊?根本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接受吧?”
“要不要去問問,會不會是他們的一些數字寫錯了?比如說投資比例和分成比例,總有一個寫錯的吧?”
“不會吧?騰達這麼大一家公司,聽說工作流程個非常嚴謹,應該不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吧?”
“問問吧,萬一真的是寫錯了呢?”
“嗯,還是問問吧。”
他們並不死心。
仍然想要與騰達達成合作。
畢竟騰達這麼多的合作夥伴,每一個都靠著與騰達的合作賺得盆滿缽滿。
他們,也想這樣。
當他們將內心的疑惑提出後,不到三十分鐘騰達便回複了郵件。
郵件的內容非常簡單。
沒有寫錯,且沒有商量餘地。
當然,郵件中還有一些禮貌用語和客套話。
比如說“非常想要達成合作”“要是無法合作真的太遺憾了”這樣的話。
但是總體的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要不……我們再算算?會不會是我們乍一看沒發現盈利點,所以覺得虧,實際上還有盈利點未被發掘?”
“好。”
他們對著騰達之前發過來的合作條件又重新看了起來。
遺憾的是,他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沒有看出能賺錢的地方。
越看,越覺得同意合作的是冤大頭。
就在這時,騰達又一封郵件發來。
表示如果還是無法接受這個條件,可以找當地的相關部門聊一聊。
如果可以將一部分成本轉嫁給當地的相關部門,倒是可以考慮合作。
這個提議,讓幾人眼前一亮。
是啊!
何不找當地的相關部門聊聊呢?
騰達的車子進入鷹國市場,應該沒有相關部門會拒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