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普通人來說,買半月刊有點難度,但是高力士覺得,這事再容易不過了。
給內衛下一道命令,讓他們天不亮就去排隊便是了,普通人因為宵禁不能上街,但是內衛顯然是例外,長安縣衙根本管不了。
楊玉環看著擺在麵前的半月刊,回憶起當初他與李琩在一起的日子,二人都精通音律,錦瑟和鳴,也曾是羨煞旁人的神仙眷侶。
“愛妃,誰又惹你不開心了?”楊玉環完全沉溺在詩詞的意境中,難以自拔,絲毫沒有注意到,李隆基已經來到身後。
她曾經以為,自己離開之後,李琩應該很快便會再尋新歡,此事也是稀鬆平常,未曾想,他對自己用情如此之深。
是的,在她的心中已經可以確定,這詩詞定是出於李琩之手。李琩原本在詩詞之道上並無驚豔的表現,但想必是這些年的經曆,令其脫胎換骨了吧。
“陛下,臣妾沒有不開心,隻是覺得,這詩詞寫得不錯,在細細品味罷了。”楊玉環很清楚,身後的李隆基雖然年邁,但卻是個人精,不是可以隨意糊弄的。
“朕也看了,這詩詞確實不錯,特彆是那俠客行,讓朕想起自己曾經的夢想,就是當一個俠客,除惡揚善。”李隆基在一旁坐下來,誰都曾年少,況且大唐尚武,俠客自然是許多少年的夢想。
“陛下,臣妾更喜歡這崇遜的錦瑟,那些打打殺殺的,有什麼意思?”楊玉環深知,自己越是表現出對於崇遜的推崇,這位陛下才越會打消心頭的疑慮。
“此情可待成追憶,這人,倒是至情至性。不曾想,這李太白居然做成了如此大事,現在坊間都在傳,叫什麼從善如流李太白,當真是不知所謂。”李隆基覺得,一個在自己麾下不得重用,被賜金放還的人,得了這麼高的評價,著實讓他有些尷尬。
“這不是很正常嘛,家國大事,隻有陛下才有從善如流的地位。”楊玉環聽出李隆基心中不快,走到身後,伸出蔥蔥玉指,為其揉捏太陽穴。
“依臣妾看來,陛下正是知人善任。這李太白,在朝中多時,卻無太大建樹,陛下放還之後,卻如魚得水,這明顯就是說明此人不適合朝堂。”楊玉環在李隆基耳邊吐氣如蘭,輕聲說道。
李白如今是在李琩麾下,她當然不願意看見皇帝對他有意見,雖然她如今身不由己,但是卻希望李琩能夠過得好。
對自己用情如此之深的男子,楊玉環心中懷有無限的愧疚,能幫則幫一些。
“倒也是!”李隆基覺得,楊玉環說的很有道理。
“那李翰林若是知道,太真娘娘如此幫其美言,想必是要感激不儘的。”高力士本來給李隆基上眼藥,從善如流李太白的名號,就是用來讓皇帝厭惡李白的,如今卻雞飛蛋打。
“高公公,李太白也曾為陛下與我獻詩詞數首,哪怕千萬年之後,依舊可被後世誦讀,功勞不可謂不大。如今卻隻能在一書局任編修,陛下,臣妾以為,是我們虧待了李太白。”楊玉環看向高力士,眼中流露出一絲不快。
作為後宮中最受寵的女人,吹耳邊風是她該有的權力,任何人想要破壞都不行,不然她圖什麼?
“老高,有些事情,適可而止。若是太過,必為天下人所恥笑!”李隆基一下就回過味來了,當即對高力士說道。
在這件事上,他覺得楊玉環說的不錯,不能讓世人覺得他是一個刻薄的君王,生前的榮華,身後的名聲,他都要。
“老奴知道錯了!”高力士直接跪下了,心中後悔不迭,怎麼還是沒忍住心中的那點不快。
雖然這事不大,但一下子被楊玉環在陛下麵前給戳穿了,麵上掛不住。而且最麻煩的是,引起了楊玉環的不快,若是不出意外,很快她就會成為後宮之主。
“嗯,回頭,訂做一個鎏金牌匾,給半月書局送去。”李隆基覺得,既然半月書局的關注度如此之高,那自己乾脆做點什麼,讓天下人看看,自己也是開明的君主。
“陛下放心,老奴親自去辦這事!”高力士已經品味出來了,從今日開始,他就不該再打半月書局或者李太白的主意了,那牌匾就是護身符。
第二期的半月刊,徹底引爆了長安,價格直奔二百文而去。
而且李太白的一首俠客行,徹底讓人打消了崇遜乃是李太白的彆名的顧慮。
平康坊十字街的晉國公府,月堂之中李林甫正在品茶,下麵站著的是三子李嶼跟小九。
“小九,那邊有動靜了嗎?”李林甫現在很好奇,那位壽王究竟在想什麼。如今的半月書局,在長安城熾手可熱,就連帶被人遺忘的壽王,也開始被頻繁提起。
按照他李林甫的邏輯,低調隱忍,過著被人遺忘的生活,才是他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