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些,劉備也沉默了,他知道,顧南行所指的事情,離開了他的支持,根本不可能持續下去。
“隻是,聖上已經年紀漸長。我若是行霍光故事,那怕也不過是人亡政息,反而為害啊!”
良久,劉備總算是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大哥,你錯了。霍光之類,不過是弄權而已,其權勢熏天,也無有大義名分。是以,人亡政息,終究難以長久。”
“可是四弟,這天下是天子的天下,我等擅權有何名分可言?”
說到這裡,劉備一骨碌爬起身來與顧南行是四目相對。
可是,這個問題對於顧南行而言可不是什麼問題,他可是掌握著來自於藍星的許多神奇見識。
他知道大將軍和皇帝並行的日本幕府,還知道皇帝和元老院並行的羅馬帝國,更知道君主立憲這種超綱的玩意兒。
所以顧南行也爬起身來道:“昔日周天子代天牧民,豈是如今日一般以郡縣治理天下?乾元獨斷,管理萬民?不也是以諸王治理各地?”
“可是四弟,這周天子不就是因為這個,最終天下諸侯爭霸,神器易手?是以,諸國行郡縣,刻版籍以牧民?”
“但是大哥,以天下為郡縣,秦不過十五年,漢祚四百年,但中間有光武中興,以及而今的亂世。複興漢室之難,無如你我兄弟所知之多。”
聽到這裡,劉備笑了,對顧南行說:“四弟,想來你是已經有好辦法了。你快說說,你打算怎麼做?以四弟之才,太公興周八百年,此次興漢非得前麵不可。”
聽劉備這麼說,顧南行苦笑道:“大哥,我要是有這等能耐,怕是早就助你一統天下了。想當年高皇帝(指漢高祖劉邦)七年平定天下,太公望助武王三年滅商。我這也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四弟太過謙虛,實在是為兄遠遜高皇帝與武王而已。”
“好好好,大哥,你且聽我說。周王代天牧民,然而如三代之治,各地自相治理,無需事無巨細。但是,所以諸侯戰亂不休,在兵、在律、在度。”
“何以謂之兵、律、度?”
“各地各自擁兵自重謂之兵,各地各有其法各有其刑謂之律,各地各有其文各有其量謂之度。若兵、律、度同一,則各地皆可自理,聖天子垂拱而治,監督天下,調理陰陽,平息爭端,則天下太平。”
“那如何才能保證各地兵、律、度統一呢?”劉備一聽就明白了顧南行的意思,隻不過,還是得去確認一下。
“大哥,這兵、律、度非得是出自一體不行。而律法文字等雖然可以由天子定奪出,但是執行非得是由各地軍丁等執行。是以,掌天下之兵的大將軍,便是帶天子執掌諸國不二人選!”
顧南行說完,劉備陷入了沉思,不知道在想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