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曹操的心思(2 / 2)

隨著秋收終於結束,大量的糧食物資從關中運往漢中和蜀中,曹操的大軍終於開始行動了。

這一次曹操除了讓夏侯惇留守長安之外,就連長子曹昂也帶了出來。不管是西涼馬騰和馬氏子弟,還是張遼、李典、樂進、許褚等外姓將領,亦或是夏侯淵、曹仁和曹洪等曹氏將領。

攻取蜀中,可謂是讓曹操把能夠集結起來的人馬全都集結了起來。

最終是集結了八萬大軍向涪縣發動了進攻。

不得不說,在這樣一套陣容之下,上萬蜀軍也就抵擋了不過十餘日。就被樂進率領部曲先登奪城,攻破了防禦。

隨著涪縣被攻破,曹操也將大軍一分為二,一路南下江州,切斷劉表來援的路線,同時掌握出蜀的通道。

這一路,要求兵貴神速,所以由夏侯淵領兵,帶著張遼和馬騰之子馬鐵和馬超。

而主力大軍五萬多人,直奔綿竹,這道入蜀最後的要塞,成都最後的屏障而去。

那裡,劉璋也聚集了自己部下全部可戰之兵近五萬人,並且親自坐鎮,以親信張任為主將、吳懿、雷同、冷苞為副將,是統大軍死守綿竹。

一時之間這綿竹城外戰雲密布,雙方大軍進行了幾次前哨戰。蜀兵自然是難以抵擋強悍的曹軍,被殺得幾番大敗。

於是劉璋就讓人謹守營壘是閉門不出,反正你攻不破營壘城池,就拿不下蜀地,拿不下蜀地,糧儘之後總是要撤退的。

對此,曹操也是頗為無奈,隻能是繼續催兵進攻,與蜀軍拚內功。

把一場速決的大戰,變成了一場耗時漫長的攻堅之戰。

當然,這本來也在曹操預想之內,否則他也不會非要等到糧草充裕的秋收之後再發動進攻了。

隻不過,見到蜀地如此,劉表也以援軍的名義,讓文聘統領一萬五千精兵,是占據白帝城,向巴縣進兵。

荊州兵與曹軍又開始了一場針對巴郡的爭奪。而同時,因為蜀中兵馬調集到綿竹,南中的勢力也開始掀起了叛亂。

一時之間,自漢末以來從未遭受兵災的益州徹底陷入了戰亂之中,而且全境之內沒有一處安穩之地,全部被戰火所淹沒。

蜀中民眾也終於感受到了中原兵災的可怕,可是他們對此無能為力,隻能暗自祈禱後繼者不那麼殘忍而已。

當然,中原的平靜也不會持續太久,劉備軍此時大軍也已經蓄勢待發,誰都知道袁紹剩下的那半個冀州,劉備軍誌在必得。

隻不過,他們想不到的是,此刻正在劉備府邸裡做客的顧南行一點也不頭疼即將到來的大戰,他有另一件事要頭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