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等到顧南行看到這個醜陋青年的名字的時候,馬上露出了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因為啊,這人他聽過,而且還很熟,還知道了他為什麼想要去荊州世家之間幫忙討要經費。
因為呀,這個人就是出身荊州世家,姓龐名統字士元。顧南行不怎麼讀三國,但是大名鼎鼎的鳳雛他當然不會不知道。
可惜如今,龐統沒有和臥龍並列,也沒去投靠周瑜手下做官,反而是北上來到了劉備麾下。
“龐縣丞此計甚妙,不知你想要去荊州,可是出身荊州龐氏?”顧南行如今也算是名動天下的人物,自然也不會像當初那樣看到個名人就激動不已,該做出的樣子還是要做的。
可是,這一句龐縣丞倒是讓台下的龐統頗為激動,這麼多官員過去自己是第一個被顧南行以姓稱呼的,那看來自己這一手肯定有戲啊!他急忙回答道:“下官龐統,正是荊州龐氏支脈子弟,是以願意為我主前往荊州,勸說世家向主公納金。”
說著龐統向劉備和顧南行的方向分彆鞠了一躬。
“既然出身荊州,為何到冀州清河事仕?何不投劉荊州或袁氏?”顧南行語氣平靜的問了出來。
本來,顧南行也隻是好奇,故事裡那個請他做縣令都偷懶一百天的人物,怎麼會不遠萬裡跑到冀州來投劉備。
卻沒想到讓龐統把他準備良久的話術說了出來:“自古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鳳凰非梧桐木不棲,而劉表之才隻能固守一地,袁術不識良才隻知任用雞鳴狗盜之徒。我自詡良才,知大將軍(劉備如今的官職)有匡扶天下之誌,大司農(顧南行如今的官職)有檢拔賢才之法。如今誰人不知,青冀幽兗之地,百姓安樂,教化興盛。有德之人布教化,有才之人獻智計,此三代之氣象。統忠於漢室,願濟萬民,自然要為大將軍效勞。”
一段話把顧南行都聽愣了,這還是那個高冷的鳳雛嗎?自己這改革真有這種奇效,吹這麼狠?不會隻是重名吧?不過,要真是重名也太巧合了吧?
就在顧南行愣神的時候,他抬頭看到劉備詢問的目光。也沒有太多的猶豫,這龐統雖然和書上表現不太一樣,但是這才華應該不假,出身也對得上,那自然是隻能是點頭啊!這要真是鳳雛龐統,賺了過來豈不美哉?
見顧南行點頭,劉備抬頭對龐統道:“備實當不得龐先生稱讚。不過,龐先生所言之法確實是我所需,我觀先生胸有韜略,又善舌辯,懇請先生助我去荊州世家借金。若是真如先生所言,我願請先生為我幕僚。”
這道發言基本上就等於是肯定了龐統的計策,並且給出了獎勵。那自然也就不再有什麼爭議,一切就按部就班的鋪展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