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來說,劉備軍策略是延續諸葛亮的計劃的。由顧南行坐鎮平原負責日常政務,同時指揮協調調度物資和支援部隊,水軍甘寧和糜竺所部,以及臧霸所帶領的十個營作為預備隊都服從顧南行調遣。
而主攻方向兗州,劉備親自帶隊並且把關羽和張飛都帶上了,還有趙雲、高順和於禁等將領,兵力足有五萬是絕對主力。至於謀士方麵,這一次劉備帶上了熟悉兗州的陳宮作為參謀。
而南線防禦以黃忠為主將,徐晃為副將,帶著太史慈等將領,分彆防守東郡和任城國一線,除了臨時征召的人馬,各自率領十個營的主力部隊,以應對袁術即將發動的進攻。同時,因為兵力不足,賈詡作為謀主支援到了這一線,而且賈詡還從顧南行這裡借走了諸葛亮,美其名曰帶他去曆練曆練。
按理說,這二十營人馬對抗袁氏已經集結起來的大軍肯定是不夠的。但是,劉備軍除了正規軍之外,還有鄉士可以召集的部隊。
而且,青州和東州(也就是劉備控製的半個兗州)劉備軍根基深厚,許多人都是在劉備軍治下得了好處的,自然是傾力支持。所以,這一次動員起來的部隊多達六十個營的兵力,可以稱得上是大規模了。
儘管這些人都隻是經過初步訓練的步兵,裝備也十分一般,但是用來防禦倒也堪堪夠用。至於影響生產,那就沒有辦法了。除非劉備軍能夠變出大批青壯來乾活兒,不然這生產肯定會受到影響。
好在劉備軍如今還有冀州和幽州的地盤,輾轉騰挪之下倒也不至於有什麼大問題。隻要糧食夠吃,能造錢的顧南行根本不擔心錢不夠。更何況,如今各大世家因為發錢的業務,越來越依賴劉備軍,越來越支持劉備軍,讓顧南行免除了一大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