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計劃想得很好,奈何有的人總是會想很多。尤其是袁氏這三個子弟哪一個都不是什麼易與之輩,自然是洞若觀火,清楚了袁隗的目的。
無非是如今袁氏分了三大勢力,誰能夠控製其中兩個,或者能夠以自身實力壓倒另外兩家就可以繼承家業麼?
袁紹對此倒是看得開道:“無非是以實力定勝負,我雄兵十萬,若是取勝劉備,那自然就足以奪取天下!”
這倒不是他在吹牛,冀州兵精糧足,他雖然損失了幾萬人馬。可是也沒被劉備擊敗,經過一個冬天的準備,加上淳於瓊帶來的北榷場的精兵,又湊齊了一支大軍。
更關鍵的是,此刻劉備本人離開了薄落亭的大軍前往幽州。袁紹覺得,他對付不了劉備,對付劉備手下的關羽還是不成問題。等到關羽戰敗,那收複失地不過順帶之事。
至於袁芳,他從來都覺得自己可以駕馭那些軍頭,以他的身份和諸多世家的支持,完成任務易如反掌。
他相信天下世家都會支持他,因為他能夠給各個世家的遠比那些依靠軍隊的家夥多得多。而哪個世家不是為了家族存續,為了利益可以放棄一切的呢?
唯獨袁術,他還在猶豫,猶豫自己該采取什麼樣的手段。擺在他麵前的有兩條路,一條容易,一條艱難,但是卻很難取舍。
容易的道路確實是很容易,支援袁紹做做樣子,保存實力。如此一來,袁紹很難擊敗劉備,收複失地更是想也不要想。然後,他隻要乾掉另一個競爭對手,發動一條計策除掉袁芳,這袁氏繼承人他就當仁不讓了。
困難的道路也確實艱難,需要他的兵馬配合徐州軍殺入青州或者東州,吸引劉備軍主力取得一場大勝。這樣一來做實自己實力冠絕三派,也可以統領袁氏。
“主公何不做兩手準備?”
袁術的謀士閻象提出了一個非常符合袁術想法的計謀。那就是都要!小孩子才做選擇,他袁術當然是全都要。
閻象的策略乃是,把袁術一脈精銳全都抽調到豫州和徐州,從孫賁、孫策到喬瑁等人全部帶上。
這樣大規模的調動自然很花時間,如果一切順利,他大軍出動的時候,自然而然的他就已經是袁氏繼承人了。
如果不順利,他還是可以靠著自家大軍成事,可以說是不管彆人怎麼樣,他袁術當然是能夠贏到最後。
“隻是孫堅那裡可靠嗎?”袁術再次問了這個問題,這一步棋可是他奪袁氏繼承人最重要的計策,不能有任何失誤。
“放心吧,主公。孫氏一門都在我們手上,他的兒子親眷,以及他士卒中的家人,無一例外外都已經被我們牢牢控製,絕對翻不起什麼浪花。”
聽自家謀士這麼說,袁術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待我成就大業,三公之位必是你的!”
“多謝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