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界橋之戰(1 / 2)

那些激動人心的大戰,之所以發生的如此之少,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兩方都不得不接受一場野戰的情況很少。

大多數時候,都是一方選擇據城防守,另一方選擇圍攻。把戰爭變成一場對糧食的消耗戰。

這一次,袁紹仗著自己兵多將廣,手上大軍十萬,他儘起七萬精兵在界橋布陣,準備一舉擊敗劉備一雪前恥。

而劉備手握數千精騎,精兵接近兩萬,絲毫不慌,甚至很高興有一場野戰的機會。這是他對自己實力的判斷,也是他對自己用兵的信心。

所以,就在興平二年(公元195年)的十一月初五,劉備率領兩萬精銳與袁紹的七萬大軍於界橋對峙,要展開一場會戰。

袁紹這一次是精銳儘出,河北名將被他儘數帶來,新招募的華雄和公孫瓚的騎兵也都納入到了隊伍之中。

因而,袁紹軍此次的陣容是格外的龐大。但是由於劉備軍占據了界橋附近的一座小山坡,把步兵主力占據在了高地之上,袁紹不得不小心劉備軍突然襲擊自己渡河中的部隊。

他把公孫瓚的五千騎兵放出來作為前鋒,然後讓張合率領已經渡河的兩萬精兵作為一線部隊在前方守住橋梁,並且隨後就讓華雄和他的三千西涼鐵騎作為先鋒渡河,保證自己側翼安全,避免被劉備的血衣騎衝擊自己的後路。

這一手確實是讓劉備很難襲擊他們,這樣袁紹的四萬大軍就可以順利渡河。其中由袁紹率領的一萬精銳死士是絕對的精銳,文醜和高覽率領的一萬人也是訓練有素,而守衛界橋的?義則是練了一支專門針對騎兵的兵馬,算是奇兵。

可是,這樣的渡河方式,也讓整支袁紹軍變成了一個相當淩亂的陣型。

前方是公孫瓚的五千騎兵,後麵是張合指揮的兩萬步兵,再往後是三萬還在排隊形的袁紹軍本陣精兵。而側後方,分彆是界橋所在的?義一萬人,以及墜在大軍後方的華雄三千西涼鐵騎。

劉備自然不會真的傻傻地等對方排好陣勢進攻過來,他還是習慣爭取主動。所以,他決定要準備發動第一輪的攻勢。

這裡就要說一下劉備軍的布置。劉備把隊伍布置在戰場附近的一座小山坡上,背對戰場的地方設置了一個臨時營地,可以隨時撤走。

前方的步兵主力依舊是分成了三個部分,每個部分五營兵力,組成了戰線的中堅。而每個營之間都留有騎兵和弓箭手行動的空間。因為,劉備把弓箭手五營全部交給了於禁指揮,讓他把這些不怎麼好管的弓箭手,訓練成了令行禁止的精銳。

而張飛的兩個營黑衣騎和趙雲的五個營的黑衣騎,也是被劉備安排在了後方,作為預備隊供他調遣。終究,界橋附近也並非完美,河灘地麵不那麼適合騎兵作戰。

而劉備的進攻就是由弓箭手們發動,他們在於禁的指揮下,穿越了劉備軍步兵的陣列,在前線列陣。而劉備等人則是指揮著步兵們,緩緩前進,保證隨時可以掩護到弓箭手們。

公孫瓚老於戰陣,知道劉備這是想要做什麼,所以急忙指揮兵士把騎兵們聚集起來。

這些騎兵本來是分成小隊的,用來警惕劉備軍騎兵突擊之用。要對付劉備的步兵就力有不逮了。尤其是對上了訓練有素,有甲胄和拒馬護衛的弓箭手,那可太吃虧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